裴行俭微微变色,道:「苏毗蓝雅不是说三个多月就行了吗?」
苏定方摇头道:「她是按照从吐蕃到于阗来计算的,同样的路,从不同方向走,难度绝不相同,何况我们要带如此多的辐重。「
裴行俭道:「若是如此的话,最快年底抵达逻些城,慢的话要到明年六月。」
苏定方道:「所以需要先尽快出发,薛仁贵的主力大军为我们打掩护,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裴行俭点点头,道:「您离开后,我会按照计划,在凉州集结兵马,做好进攻的态势。」
大唐攻打吐蕃,不可能只从松州出兵。
倘若安西都护府没有任何动静,吐蕃人反而会生出警惕。
所以裴行俭需要调动安西兵马,做出随时从乌海方向,进攻吐蕃的态势。
那么吐蕃只会派人盯着凉州这支军队,不会想到另有一支人马,已从于阗出发。
苏定方提醒道:「也要小心大食的动静,前两日石国传来消息,大食国似乎在暗中调动军队,不得不防。」
裴行俭道:「您放心,只要大食有任何异动,我会立刻返回碎叶城。」
当大唐积极筹措攻打吐蕃的事宜时,岭南道的南边,六诏国也开始了军事集结。
自从吐番突袭入侵天竺后,他们便有了很强的危机意识,巴不得大唐早点出兵攻打吐蕃。
就算无法消灭吐蕃,只要能重创吐蕃,六诏的危机就解除了。
结果一等就等了大半年,这大半年来,他们一直防备着吐蕃偷袭,都有点草木皆兵了。
六诏之中,只有南诏国最为轻松。
他们位于最南边,与吐番并不接壤。
南诏又被称为蒙舍诏,原本是哀牢一族的分支,迁移到邪龙地区,与土着混血后,逐渐壮大,形成国家。
南诏和其他五诏一样,都已经归附大唐,划为羁摩州,南诏被划为巍州,首领细奴逻担任刺史。
细奴逻在前年,曾派儿子出使大唐,结果儿子被吐番人杀死。
吐蕃人还假扮成南诏使节,在长安闹事。
此事发生后,细奴逻极为恼怒。
虽然大唐皇帝没有派人来申饰他,但此事发生后,他在洱海区域的地位,明显下降。
以前六诏国去交州都督府集议时,南诏都是坐第三顺位。
发生此事后,交州都督府对他态度冷淡了许多,他的座次也降到了第五顺位,在洱海地区威望下降不少。
细奴逻从那时便开始积极练兵,准备协助大唐攻打吐蕃,恢复声望。
这一日,他终于收到交州都督府的消息,唐军准备攻打吐蕃,让六诏国协同进攻。
细奴逻当即命人召集手下大将,商议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