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一人灭一国
长安城寺庙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慈恩寺。
贞观二十二年,尚是太子的李治,为纪念生母长孙皇后,请旨建造大雁塔。
建造地点在曲江池对面的无漏寺旧址。
大慈恩寺西院,有一座大雁塔,是玄奘于永徽三年,请旨建造。
塔分五级,层层皆有舍利。
武媚娘此刻就站在大慈恩寺最高一层,望着大雁塔南面一片广场。
广场上搭了一个戏台,一群优伶正在上面表演着戏曲,周围则是一群百姓围观。
唐朝时期,并无戏院,表演戏曲的伶人只能找一些热闹的地方表演,试图博一些知名度,
只要名气有了,自会有豪门权贵,花钱请他们去府上表演。
唐朝的戏曲有很多,最有名的是乐舞百戏,以歌舞为主,另外还有筋斗丶倒立丶柔术丶戏车丶
戴竿丶绳技等。
另外还有参军戏,两个人在台上一问一答,类似后世的二人转。
还有傀儡术,已初具表演故事的性质。
寺庙达官贵人很多,是伶人首选之地,众人看戏不要钱,所以周围格外的热闹。
武媚娘因母亲的缘故,信仰佛教,常来大慈恩寺求子。
她自觉能有三子,多得神佛保佑,
故而这两日,身体渐渐康复后,便与母亲一起来到大慈恩寺,再向神佛求一女,以满足李治的心愿。
拜完佛后,她本欲回宫,母亲却非要向玄奘法师请问佛法。
武媚娘无可奈何,只能等候母亲,闲来无事,便来到大雁塔,观看下方的百戏。
等了好一会,张多海来到身边,道:「殿下,老夫人那边已经好了,正在后门附近,请您过去呢。」
武媚娘点点头,下了大雁塔,沿着寺道来到后门。
她这次并非微服,却也不愿太扰民,凤驾是从后门进入寺中。
后门附近,不仅母亲杨夫人在那,玄奘和大慈恩寺一众高僧,也都在此处等候了。
玄奘法师今年已五十多岁,身材高大,因他年轻时游历天竺,皮肤晒的黑,仅看模样,很难相信他是大唐第一高僧。
武媚娘走过去时,众僧人纷纷合十行礼。
武媚娘向玄奘微微欠身,还了一礼后,便带着母亲上了自己的车,离开了大慈恩寺。
马车先朝着平康坊而去,武媚娘准备送母亲回家后,再返回皇宫。
随行数十名千牛卫,甲胄鲜亮,禁卫森严,街上百姓虽不知车中是皇后,却也知其身份高贵,纷纷侧行让路。
沿途之上,杨夫人似有心事,抬头几次看向武媚娘,欲言又止。
武媚娘笑道:「母亲,怎么跟女儿还见外起来了,到底何事,只管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