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这个驸马朕不满意
二月初,李治继续开始了他的科举改革。
这次改革的地方不多,只有三点。
第一,他将明算科的地位提高,取仕人数提高到跟明经科一个等级。
第二,所有学科都增加骑马射箭这一项,标准不高,只要能骑马奔驰丶三十步射中标靶就行。
这对尚武的大唐学子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国子监就有骑马射箭的科目,大唐文人尚武之风很浓,个个都拉的开弓。
第三点,李治将科举名额又扩充了一榜,这一榜并不直接授官,而是授予流外官。
同时,降低流外官入品的难度,比如流外一等进九品的难度,变得和九品升八品差不多。
简单来说,李治提高了吏员的地位,将官吏之间逐渐形成的界限,再次抹去,官吏不再分家。
这三点改动影响并不小,尤其是降低流外官入品的难度,会造成每年新增官员数量增多。
这也意味着门荫入仕的名额再次降低。
然而李治权威日浓,朝堂上只有零星几道反对声,宰相们要么拥护,要么不皖声,改革得以顺利通过。
这次的主考官,李治任命徐孝德担任。
二月十二日,科举如期举行。
经过三日考试后,并未出现任何意外。
到了二月二十日,主考官们已经将考卷批阅完毕,上呈给李治。
李治瞧见状元名字后,不由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却也没有修改,直接给予批覆。
很快,通过的榜单回到吏部。
到了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吏部别院之外,已经聚满了等待看榜的考生。
情景与去年几乎一模一样,
高有道坐在茶棚,望着周围拥挤的人群,回想起去年金榜题名时,心中不胜曦嘘。
他这次是陪着郑鸣玉来的。
这一个月来,他每天晚上都辅导郑鸣玉的课业,两人虽无师徒之名,却已有师徒之实。
便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惊喜的声音。
「高兄,你也来了?」
高有道抬头一看,来者赫然是杜易简。
他旁边站着名英武俊朗的郎君。
高有道在杜易简介绍下,曾见过那人,知道他是名将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
杜易简最近和郭待封走的很近,显然是陪他一起来的。
高有道拱手道:「杜兄,郭兄。」
两人也拱手还礼。
郭待封鼻子高挺,嘴唇很薄,身上自带一股傲气,这可能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
郭待封目光紧紧盯着通榜方向,看得出他心里很紧张,不过他却很沉得住气,并没有走过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