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皇帝亲审
长孙诠推开殿门,进入甘露殿。
殿内只有李治一人,他坐在龙案后,龙案前一丈处,摆了一张椅子。
长孙诠微微有些异。
他去洛阳取长孙羊贪污的公款时,被狄仁杰当场抓获。
狄仁杰把他押回长安后,却并未带去大理狱,而是直接带进了宫中。
他本以为天子让他入宫,是要严厉斥责一番,再判一个死罪。
却未想到,是这样一个场景。
「罪臣长孙诠,拜见陛下。」他跪地叩首。
李治抬头道:「起来吧,坐下说话。」
长孙诠道:「罪臣罪无可恕,只求速死,请陛下下旨处死罪臣,只是此事乃我一人所为,与公主无干。」
李治沉声道:「朕让你坐下。」
长孙诠微微一愣,终于站起身,走到椅子上坐下。
李治缓缓道:「朕有件事想问你。」
长孙诠低声道:「陛下请问。」
李治道:「你去过河北道吧?」
长孙诠微微一愣,点头道:「是的,罪臣去过。」
李治道:「能跟朕说一下河北的情况吗?」
初唐时期,河北是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也是大唐经济最好的地方。
这个时期,江南虽然也在迅速发展,人口却还没有大规模南迁,发展不如河北。
唐朝的赋税是根据户来计算,哪里人多,哪里赋税就多。
所以河北地区的赋税收的最多。
然而李治还是不明白,为何一次徵税,就能让河北百姓流离失所。
难道河北百姓的生活状况,真的如此糟糕?
他无法亲去河北,所以需要找一个肯说实话的人询问,这个人便是长孙诠。
长孙诠沉默了一会,道:「陛下真的想知道?」
李治道:「讲!」
长孙诠凝视着他,道:「陛下,臣确实知道河北民生情况,只是臣直言的话,恐对先帝不敬。」
李治摆手道:「无妨,只要你这些话是真话,相信先帝不会怪罪。』
长孙诠吸了口气,道:「依臣在河北所知所见,河北民生,是在贞观十九年,开始恶化。」
李治喃喃道:「贞观十九年,是先帝亲征高句丽的那一年?」
长孙诠道:「正是,先帝亲征,大半个朝廷都跟随先帝一起,于二月来到幽州,至九月方才班师回朝。」
李治终于明白了。
李世民这一次亲征,持续了大半年,而且相当于将大半个朝廷,都带到河北。
河北百姓不仅要供应前线大军,还要供应满朝文武的吃穿用度。
负担之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