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皇帝还没离开,那些人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这是自掘坟墓。
这次李弘的事情就是个例子。
如果是他想换太子,起码会等到皇帝离开长安城两到三年,长安城恢复平静,所有人都疏忽大意,再骤然发难。
就算是这种情况,他也只有一两成的机会。
可眼下这位「幕后黑手」倒好,皇帝都没离开,就急火火的动手,这样的人根本成不了大事。
于志宁沉声道:「长孙兄,我上次跟你说的话,你应该还没有忘吧?」
长孙无忌道:「你在怀疑萧嗣业?」
于志宁沉声道:「不错,我当时就跟你说过,萧嗣业很可能暗藏野心,想要扶持四皇子。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的嫌疑不是更大吗?」
「于兄一直盯着萧嗣业,他若是做了什么,你应该知道才对吧?」长孙无忌反问。
于志宁叹道:「他可能已经察觉到我在盯他,行事更加隐秘。」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道:「老夫这段时间,也确实观察过此人,诚如于兄所言,这个萧嗣业确实不简单。」
萧嗣业的所有行为中,最让长孙无忌佩服的一点,是他与武氏关系不差,甚至还与贺兰敏之有极深的私交。
如果他真想对付武氏,那么这些布局,就相当厉害。
于志宁目光闪动:「那你觉得这次的事,是他所为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是。」
于志宁听他回答的如此肯定,异道:「你怎么知道?」
长孙无忌缓缓道:「如你所说,他真有谋划储君的野心,其城府之深,绝不会做此无谋之事。若他没有野心,更不会做此事。」
于志宁默默思索了一会,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呢?难道真是郑王?」
长孙无忌缓缓道:「其实我倒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奇怪?」
长孙无忌道:「不错。眼下朝堂虽暗流涌动,但陛下还在长安,正常来说,
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绝不会在这时候动手。」
于志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次的事确实透着古怪,对方想对付太子不假,可时机挑选的太差,手段也太粗糙。
而且从结果来看,虽让太子在大臣心中的地位降了几分,民间风评也变差了,但根本伤不到太子。
只要皇帝依然信任太子,储君之位就稳如泰山。
历朝历代,太子被废,通常都是引起皇帝忌惮,或做出严重侵害到皇权的事。
还没有哪个太子在大臣和民间风评的影响下被废。
如今发生这种事,当今圣人只会意识到有人在害太子,反而会更加保护他。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反而是在帮太子。
于志宁道:「也许是个被野心蒙蔽的狂人所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