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挖掘通道去探索,这就意味着生存的空洞缩小,在地底文明而言,这是事关种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比如土孙种族的记载中,就有过多个古王朝因为探索空洞而灭族,而要从地底挖掘到地表,这本质上就是类似人类从地表去往外太空殖民一般,要么就是整个种族的文明进程非常高了,要么就是全种族不惧一切牺牲,而且还必须要赌上整个种族族运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份报告中就认为,这个小世界或许就是类似世界观所塑造出来的世界。
整个小世界中全是泥土与岩石,只有极少数区域有空洞,而空洞中就有文明。
而且因为是奇诡维度,所以不存在地表,天空,太空什么的,整个小世界里全都是紧密的岩石与泥土,这就说明了路远明使用庞大念动力,为什么只压出了百米直径的空洞原因了。
因为这个小世界里根本没有多余的缝隙,要么就是路远明用念动力将岩石都压得裂变或者聚变,要么就是这种往外的挤压将别的空洞区域给挤压抢占。
这份报告是最符合逻辑性的分析报告。
而路远明正在等待工程部为第二次探索所制造的特制地底探索器。
依然是无人探测器,他依然是一个人进入,进入后就用这些探测器往周边探索,同时因为小世界空间有限,所以这些探测器将会制造得很小,仅比细菌大一些。
虽然探测器无法探测到生命,文字信息等东西,但是至少可以确认什么地方有空洞,如此路远明就完全可以在探测到之后直接往空洞而去,不管那里有生命也好,有文明迹象也好,或者是遭遇到这个小世界的灾难源头也好,这都为接下来的探索收集到足够信息。
特别是灾难源头,只要解决了灾难源头,那么适格者也可以进入,别的人类在保护下也可以进入,这样探索效率自然是提高了无数倍。
时间很快就到了,工程部的专家们短短两三天就设计好了特制的地底探测器,而路远明则带着十亿架地底探测器进入到了这个小世界。
进入时就是那个百米直径的空洞处,路远明将地底探测器全部释放,然后决战机甲中就开始出现了对周边的扫描图,从这些探测器回馈信息开始勾勒整个地形。
这些探测器全部都是四级宇宙文明层次的特制品,在地底下也是速度飞快,十亿架次的数量级也足够多,前后不过一小时不到,以路远明为中心,一个直径五千公里的球状区域已经探测完毕。
“这个小世界很大啊!而且全部是都是岩石与泥土,还发现了多种矿藏,包括了铀,钚,钍等矿石……”路远明惊叹着道。
光是现在的探索区域,其物质总量就已经非常可观了,若是抛开超凡不谈,这个小世界的物质可谓是富集,大丰收啊,说不定这个小世界的物质总量比上一个小世界还要多呢。
就在这时,有探测器发现了一条一米多高度的通道,路远明顿时满脸振奋,驾驶决战机甲就往那个区域冲去,念动力一直推动岩石与泥土,将这个百米直径的空洞一路向前推动。
有了通道就意味着有了文明的活动,这条通道要么是连接两个空洞的公路,要么就是探索通道,不管是什么,这都意味着探索突破!
第十二章:迷失
(ps:就一章,这一章我重复修改了好几次,现在满意了。)
“……没有任何智慧生命存在。”
路远明的第二次探索并不能够说是失败了,但是与预想中的成功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确实通过空洞通道找到了文明痕迹。
那是一个高度约莫十米左右,但是长度与宽度至少在五万米的扁状圆形空洞,从科学家们的推算中,这是一个人工空洞,降低了其高度,将空间应用到了宽度与长度上,而且圆形所能够留下的面积最大,这就是一个扁扁的圆形空洞。
在这個空洞中布满了连接到顶端的多层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要么是居民楼,要么就是功能性建筑物,比如种植场之类。
种植的是一种苔藓类作物,从色泽来看,这种植物并不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在其下方埋入的一种晶莹微光粉末来提供其生长所需能量来源。
这是这个小世界的特产。
一种高能量晶石,广泛分布于这个小世界之中,有着大量的矿脉,就目前所探测到的区域,其总量不下于百万吨。
这种能量晶石已经被路远明带出了物质宇宙,第一次带出时,这些晶石全部粉碎消失,第二次他用了认知加持带出,这才让这些晶石存在于了物质世界。
而通过科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晶体是一种绝对不会存在于物质宇宙中的物质,因为其内部的极微结构呈现出了混沌态,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但是具体到宏观物质层面时却呈现了稳定态,而在这种混沌结构中,却有着能量流动,这种能量在混沌态的奇妙束缚下,以流体状态呈现。
科学家们用多种办法都可以激发出这种能量晶石中的能量,比如放入水中,根据水的多寡以及能量晶体的多寡,可以让水保持着某个温度的常温,甚至可以让其长时间加热到一百度沸腾状态。
用电流通过能量晶石,这能量晶石就会散发出电流,也就是从能量晶石里出来的不再是热能,而是电流了。
而若是用高能粒子冲击能量晶石,则会出现同等高能粒子,只是量更多,而这其实就可以化为激光或者能量脉冲之类。
同时,这种能量晶石若是里面的能量耗光,其晶石本身还保持着稳定,只要将其放入到高能环境下,比如反应堆之中,那么其本身会充能,就和高能态往低能态跌落一样,它会渐渐的重新充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