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钻到洞窟深处,在一大堆酒坛里面翻出一个酒坛,咕嘟咕嘟,畅饮起来。
自从当年遭遇变故,全家就他一个存活,他就爱上了喝酒,自己也学着酿酒,不讲什么别的口味,只爱烈酒,常常都要灌上几口才能安然入睡。
说起来,他梦中除了读书声,好像也有酒香来着。
佘文悲今天酒喝的比往常都多,不知不觉大醉睡去。
外面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睡得正酣,又听到了读书的声音,迷迷瞪瞪的就直起了身子。
“读书就读书,不能咬字清楚点吗?难道嘴里含着螃蟹,这都读的什么玩意儿,天天诱惑我!”
他心痒难耐,骂骂咧咧就往洞外游去,粗大的尾巴拍得岩石砰砰作响。
有小蛇被他惊醒,连忙喊他。
“我出门一趟,你们留在洞里,我若不回来,你们也别找。”
佘文悲出洞之后,爬上山顶,身子往往一个弹射,就能滑翔出去百余丈,翻山越岭。
直到这一天下午的时候,他才来到了读书声的源头附近,在一个山坡顶上,眺望过去。
嚯!好多的牛犊子!
几百只小牛犊子,在山上读书,还有几千只大牛,在山坳里活动。
领着他们读书的是一只黑炭头,额头上还有个月牙,不知道是什么妖怪变化而成,修为真是精深。
拜月的妖怪,若能练到头上现出天然的月牙,脸黑的如同夜空,自然是功力精纯。
到了这个距离,佘文悲终于也能听清楚,他们到底在读什么东西了。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这是古代大儒的《原道篇》,是说文章从自然之道中生发出来,不该过多的雕饰。
要用来记述、探索自然宇宙的规律,文章才有意义。
儒法一脉的祖师,讲究天行有常,不要一味的敬畏鬼神,要“制天命而用之”,探索天地,然后用来更好的治理人文。
东洲原道岭,以原道为名,本来继承的就是这类思想,不过牛妖村庄的人,挖掘出来的各种心法残篇中,偏偏欠缺了最开头打基础的这一篇。
包拯知道这些牛妖,对于从前学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讲究的就是一个实用。
强行更改他们的观念,事倍功半,于是干脆不管他们从前学过的东西,直接先从他们没学过的基础篇章,开始教起。
佘文悲以前读过《原道篇》,但读的是市面上常见的类型,一共只有七段,总共六百多个字而已。
现在那个黑炭头讲解起来,深入浅出,说到的内容,却远不止他从前读到的那么多。
除了论述文章与自然的关系之外,还讲到很多事例,除文字之外,又信手在空中绘画图案。
佘文悲毕竟也有三阶修为,心中颇受震动,感觉黑炭头讲的内容里面,有很多都可以用来养炼神魂。
其气仁和,其神德厚,其意守正,其念辟邪。
“高人,高人啊!!怎么会有这么心善的高人?”
佘文悲难以置信,喜出望外,揉了揉眼,定睛再看。
这一看,更是看得他心惊不已,那几百个小牛犊子里面,原来还混入了好些个不是牛的“学子”。
有一只插翅四耳小白熊,坐得离黑面月牙人最近,虽然通体雪白,但不知怎的,好像臀部颇有红肿,满脸苦兮兮的捧着一根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