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别不信啊,可别给我惹麻烦。人家在外面什么名号知道吗?财神爷!都注意点的,讲点儿政治,你们就当外国的领导人。”
“这么厉害啊。”
“你们说呢?真以为京城的滑雪场,是我这个快退休的糟老头子能摆平的?行了,也别瞎打听,完事儿回去之后把收了啥填个单,回头我签字。”
有些疲惫的王大连闭着眼睛松了口气,“拉来这么些投资,至少东北那边欠的钱,能给结了。”
“不修滑雪场了吗?”
“急什么?十个亿呢,十个亿!!”
王大连闭着的眼睛又睁了开来,“甲a的冠名权也就一个亿,算上转播费那才多少?我这上嘴唇碰下嘴唇,十个亿就到手了。”
“那不是借的吗?”
“闭嘴!就你俩话话多!”
“……”
王局对没有边界感的奥运冠军十分不满,但还是把人送到了家,回去路上,王局终于有了一点点自己的私人空间,他感觉,自己估计没那么容易退休。
如果那个什么“摔角”真能搞着钱的话。
而在“沙食集团”驻京老巢中,张老板一边喝可乐,一边听助理汇报各部委大会结束之后的总结。
其中一份是科技部高科技司的,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我国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研制获群体性突破。
在锂电池、锌空气电池、电容电池等多种电池上,国内力都挺早,各个展方向都有追踪,比如说电容电池,其实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级电容”,不过双电层电容器这个名字,估计知道的人更多一些,但都是一回事。
后来的应用方向也有区别,锌空气电池稍微让人陌生,但换个名字……环保电池,那知道的人又多了不少,只不过它的生产方式对工人专业化要求太高,通常来说鲜有土老板砸钱进去。
毕竟都是无底洞。
哪怕此时已经应用广泛的锂电池,同样也是个科研投入深渊,改进一个生产加工环节,都能让资本家爽半天。
恰好,这些资本家里面,包括了张老板。
科技部这次的通报,其实就是找个平台,奈何没一个汽车厂愿意试一试的,就算硬要搞行政摊派,从央企到地方大国企,都是象征性的弄个了部门挂牌,批了几十万资金就完事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两点。
一,没钱;二,怕赚不到钱。
科技部当然可以找轨道列车、潜艇、航空飞行器等等单位合作,但终究不是个事儿啊,于是在蔡家倒台的时候,科技部的部堂老大人,带着几个侍郎找了俩跟“道济”差不多的小黄门,去通禀一下,看看能不能“整点儿薯条”。
没有薯条也行,有个码头也成,薯条他们可以自己想办法。
然后就跟很多同志们在搞钱这件事情上遇到困难一样,有人指了一条明路,可以找“张浩南同志”取取经嘛。
再然后,于京城坊间流传“蔡小京他老婆转移资产”云云的时候,张老板先去司法部点了一杯咖啡不喝,然后再去科技部整了一碗“碧螺春”。
其实“铁观音”也行,不过科技部的“碧螺春”兴许有高科技,喝着挺舒服的。
当然也可能一声声“张浩南同志”听得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