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种得不是很多,大部分自己吃,小部分送人。
叶欣送了一个给李光明,她的“忘年交”小朋友。
有一段时间没见,李光明见到她很开心,眼睛亮亮地说:“叶姐姐,你又变漂亮了!”
叶欣顿时心花怒放,觉得他嘴真甜,也很开心地说:“你也长俊了!快坐下吧,咱们好久没聊天了,说说话,等会儿给你摘一个大西瓜吃!”
李光明就美滋滋地坐下,跟她聊起天来。
他现在真是大孩子了,明显地长高长壮,还很聪明机灵。也因为他渐渐长大,他爷爷传授他手艺,天天得在家刨木板、学箍桶,听说还学着上山砍树锯木板了,已经是个正儿八经的圆作学徒。
随着他渐渐长大,他爷爷也更加苍老。老人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最近又不大舒服,李光明就得在家照顾,做饭、洗衣服,现在都是他在做了。小小年纪,俨然已经挑起家里重担。
此外他还要上学,课后得做作业,真是忙得团团转,再也没有空到处转了。
要不是找他,在路上是看不到他玩耍的身影了。
这天叶欣是故意让幺妞给他传话,说让他傍晚上来一趟,他才来的。
李光明叽叽喳喳地说了自己最近要干的话,末了骄傲地说:“就算是这样忙,我也没有落下学习,每次昨夜都满分完成,张老师和王老师都夸我!”
叶欣很是欣慰地点点头,见他还是这样活泼开朗,也放心了,真怕他小小年纪因为家庭环境变自闭了呢,她也夸了两句:“不错不错,现在好好学知识、学手艺,吃得一时苦头,等你长大了有谋生手段,去到哪里都不怕!”
李光明昂首挺胸道:“我明白的,姐姐,我会有出息的!”
叶欣笑着又问问村里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八卦新闻。
李光明很上道地跟她说了些,因为之前一直有说他光荣哥的事情,现在也着重说了。
李光荣去年底结婚之后,过了年,开春就分家了,没有新起屋子,也没有搬离原来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这边地已经很挤了没空地方了,不想搬到远的地方,而且起屋子又要不少钱,所以他从家里分得一间屋子,旁边搭一个小耳房做灶房,小夫妻就那么过日子了。
他们家本来就是大户人家,屋子不少,这样倒也住得开。
但是叶欣觉得,这分家跟没分一样啊,不知道李光荣和吴艳云怎么想,反正她是觉得不好,跟长辈没有适当的距离,也没有什么隐私空间,容易闹矛盾。
想起吴艳云,去年领粮食的时候见过的,觉得挺好的一个姑娘,叶欣就问了问:“你光荣哥家的嫂子对你好不好?”
李光明挠挠头,好像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也不坏吧。就是她跟大爷爷、伯伯、伯母他们处得好像不太好,不怎么说话,倒是常往建邦叔家的吴婶子家去说话。她也不爱跟我说话,我也就不跟她说。”
叶欣:哦,就是相处不好了。果然。
李光明想起了什么,看看她说:“姐姐,光荣哥今年估计不买西瓜了。因为他现在娶媳妇分家了,要省吃俭用过日子,不好随便花钱。”
叶欣心道,好家伙,这是结婚之后消费降级了啊。
她笑道:“没事。本来我也只是种了自己吃的,没想着要卖。种得也不多,自己慢慢吃能吃完。”
李光明松了口气,还怕姐姐因为没法卖西瓜赚钱而不开心呢。见她不放在心上就好了。
他在这里坐了好一会儿。
他很喜欢这里,院子干净敞亮,地面都是平整的水泥,桌子椅子都是崭新的。凉棚底下还有桌椅——要是可以在这里写作业,肯定比在家蹲在门前在小板凳上写舒服多了!
李光明觉得整个凉水塘就数叶姐姐家最宽敞舒服。也许整个大队都没有比得上的。
叶姐姐还那么好,他最喜欢坐在这里跟她说话了。
当然也有一点不好的,就是沈卓也住这里,长得那么高大,脸庞总是冷冷的,让李光明有点害怕。虽然现在沈卓不在家,但是应该快回来了。
为了不碰上沈卓,李光明赶紧办正事,掏出钱说:“姐姐,我顺便给你买点鸡蛋。”他跟爷爷说来买鸡蛋的,不然还不好来呢。
叶欣笑道:“好呀。”
看看天色,也差不多了,知道他还要回去做饭,叶欣也不耽误了,去给他捡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