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微微皱眉,心中突然也有些沉闷了,但还是语气不变地安慰她:“你别多想,你一直学习,在乡亲们印象中也好,肯定能选上的。”
叶欣抬头看看他,他好像觉得她一定会报名了,但是对他自己有些悲观的模样,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她只能说:“过两天再说吧,等大队长下一步消息。”
沈卓垂眸给她夹菜:“这两天咱们多看书。”
叶欣点头:“嗯。”
过两天,大队长又去一趟公社,果然带回了确切的消息:这次整个公社,招生名额只有两个。
叶欣因为心里早有预感,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只是其他人更加焦躁不安了。
“怎么只有两个名额?太少了吧?”
“这得多少人争?几百肯定有的。”
“整个公社知青就差不多两百了,加上农民,还有退役军人……”
除了确定名额,大队长还公布了初步筛选的方式:考试。
刚知道招生消息的那两天,已经有人在私下走动了。毕竟是要群众推荐的,人缘好的都得加把劲,何况是人缘不好的。
这种小动作,连叶欣都有所察觉,更不用说大队长小队长们。
虽然进入大学不需要参加文化考试,但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减少私底下的小动作,经公社研究决定,届时所有报名的人先来一次比较基础的考试。也说得通,总不能把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人推荐上大学吧?
考试将安排在二月初八,考卷和考场由公社提供和安排。
于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管是城里来的知青,还是上过学的农民,大多数人都埋头种地忙于眼前,确实顾不及课本知识了;但也有小部分人,热爱学习,或者把书本当做务农之余的消遣和放松。
这个时候,保持学习的人自然就有优势了。
为此,郑文文和江静雨都对叶欣之前的提醒表示感谢,起码在这一点上,她们领先现在才看书的人很多。
叶欣不知道说什么好,才两个名额,感觉她们不太能上……
确定了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报名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自愿到小队长那里报名,在考试前两天截止。现在已经二月初了,没有几天时间,知青们纷纷报名。
沈卓这天上工,也把这些打听清楚了。
下工后没心思做饭,索性坐下来,先跟叶欣讨论清楚这件事情。
她没上工,回来后看到她坐在凉棚下的竹椅看书。她很喜欢这个凉棚,只要天气好,都坐在这里。下工累了,也喜欢在这里休息一下。
沈卓很高兴她喜欢,因为是自己给她做的。但又生怕她不会留在这里多久,心里总有些不安。这几天她就跟平时一样,还是那么悠闲自在,好像根本不为招生的事情担忧发愁。
他坐到她的竹椅旁边,问:“咱们要不要报名?”
叶欣也正想跟他说这件事,直接回答:“不要。”
沈卓愣住,没想到她那么干脆,过了一会儿,才问:“为什么?”
叶欣道:“名额太少了,报名的人肯定很多,我没有把握选上。”
说完她问他:“难道你想报名?”
沈卓看着她说:“我看你的想法。你要报就报,不报就不报。”
叶欣点点头,“我觉得还是先不报吧。名额太少,一起选上的概率不大。万一你选上了我没选上,或者我选上了你没选上,不是要分开了吗?还是算了,等下次更好的机会吧。”
沈卓迟疑了下,说:“要不,你去报名,我不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