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相信这个,毕竟能在山坡上建出这一个宽敞院子、四间大屋,还是村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条件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只是他们家离群索居,不爱跟人往来罢了。
叶欣甚至有一个猜测,跟他说:“会不会,其实你父母是有钱人家出身呢?带着大笔财产出来的。”私奔什么的。不然为什么跑到偏僻的凉水塘落户了。
沈卓一愣,“不太可能。”
叶欣晃着他的手,兴致勃勃地猜测:“怎么不可能?你想想,穷苦人家能起这么大屋子吗?你爹还有本事在身的。看看这个箱子,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照片上你母亲看着是学生,受过良好教育,气质也很好,真的像是大家闺秀啊!”
沈卓听着她清脆的声音,侧头看看她灵动的双眼,心中那一丝怅然突然消失了,好笑地摇摇头道:“按我出生时间算,他们应该是在建国后到这里定居的。就算原本出身有钱人家,现在估计也没了。”
建国后就清算过不少,当时为什么来这里呢?也许就是为了躲避城里是非。
可是如果很有钱,为什么不出国呢?或者到海外。怎么也比这穷山沟沟强吧。
所以,可能原本只是城里小有积蓄的人家,不太可能是大富人家。他们为了躲清净才来到这里的。
现在外面又是闹起来反这个反那个,又一大批人被清算了,倒是显得有远见,在这偏僻的大山之间,还算平静的。
叶欣觉得也是,要是她自己有钱,跑路肯定跑到和平繁荣的地方啊,来到这贫困小山村干什么,种地好玩吗?她也就放弃了幻想。
又问:“你爹有没有告诉过你,他们哪里来的?”
沈卓摇头:“没有。”
叶欣就叹了口气,“好吧。看来以后你要寻根也没处寻。”
沈卓哭笑不得,侧头蹭了蹭她的额头,“寻那做什么?咱们一起过自己的,就很好了。”
叶欣推开他,又翻了翻箱子里的小东西,有种探险的新奇感觉。
都是充满岁月感的老物件,对她来说甚至挺复古的,都是民国风格——也正常,沈卓父母都是民国人。
她拿起那条白玉珠子串成的手链,擦了擦,发现挺漂亮的,“这应该是你妈妈的了。”
沈卓见那珠子很衬她的肤色,问:“你要吗?”
叶欣在手腕上比了比,还是摇头,“算了,还是收起来吧。”
沈卓说:“其实没关系。他们都去世了,放着也是放着。”
叶欣道:“好奇怪,你父亲都不跟你交代什么的……要不下次祭祖,把这些埋到他们坟边吧。”
沈卓点点头:“也行。”
之后叶欣继续洗洗晒晒,,过两天搬回去,院子里又恢复干净整齐了。
八月底的时候,李光耀告诉沈卓,他堂姐生了个儿子。
沈卓回家又告诉了叶欣。记得她跟李秋兰挺好。
叶欣算算时间,李秋兰确实这时候该生了,“她还好吗?生产顺利吧?”
沈卓说:“李光耀说母子平安。他这妇科医生在,肯定没问题。而且刘秋兰母亲也在身边照顾的。”
叶欣奇怪且好笑:“李光耀怎么是妇科医生了?”
沈卓就跟她解释了,李光耀起先基础是跟她大姨学的,她大姨是家传的妇科医生,在城里医院上班。也就是因为这个,李英丽第二次晕倒的时候,他才看出来了。
叶欣恍然,也想到了之前孟春兰说过,李光耀自行车票是他大姨帮忙弄的。城里人,还是医生,怪不得。
之后她道:“等过段时间吧,孩子满月的时候,我再去探望探望。秋兰嫂子之前说想要女儿来着,生了儿子,也不知道她高兴不高兴。”
九月初,在去探望李秋兰之前,叶欣收到了自己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