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哭笑不得。
其实就两个人生活,又没人说她。
知道她是心疼他,虽然不爱干家务活,但偶尔还是愿意克服懒惰做一点。
忙了一阵,屋里屋外都打扫清干净了,晾衣绳上也挂满了洗好的衣服,肥皂的气味飘散在渐渐暗下来的院子里。灶房里,也传出了饭菜香。
吃饱喝足,再把自己收拾干净。
等两人终于躺在熟悉又宽敞的床上时,什么也不想干了,依偎着,睡了十几天以来最安稳的一觉。
接下去的日子好像又跟往年差不多。
打听到其他回城探亲的知青也渐渐回到丰水大队,叶欣就把带回来的一些糕点,往交好的几家人送去,也打听打听消息。
然后就是生产队上工,自家菜地春耕。
不过在私底下,她是有一点紧张起来了。
具体表现在,她把早已看得烂熟的课本又拿出来再看一遍,新买的习题丶试卷按计划每天写。
还拉着沈卓一起。晚上吃过饭,点起煤油灯,两人各自拿出一套题目,手表掐着时间做完。然后相互批改。令她感到安心的是,多年练习下来,两人做题正确率很高,得分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叶欣知道,百分之九十还不保险,最好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百分之百。所以每次做完,还要研究错题,抄到做题本上加深印象,保证下次不要错了。
两个人都有了一本厚厚的错题本,做过的习题册和卷子更是在屋角摞得高高的。
沈卓已经渐渐看出一些,偶尔会问她:「什么时候恢复高考?」
叶欣说:「不确定。咱们只管保持学习,加强训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年春天,丰水大队也来了一名男知青,不过叶欣现在已经没有兴趣关注其他知青了。
但同一个大队上工下工,也偶尔见到过,这新知青周旭看着是个脾气挺温和的人,有种书卷气,但又没有书生的娇弱和傲性,干活说话都挺好的。听说周旭还带了一个收音机,每天下工之后丶睡觉之前,拿到屋前和其他人一起收听广播,消遣消遣。知青宿舍似乎因为他的到来和谐了不少。
春夏之交还有一次招工信息,也是给了两个下乡知青推荐名额,又引起知青们的一阵骚动。
叶欣还是没兴趣,只埋头两件事:赚钱和刷题。
倒是知青干部邢芳特意来找叶欣聊过天,说她下乡多年表现一直很好,救过孩子,帮扶乡亲,甚至因抓过土匪和人贩子受过表彰,给丰水大队甚至洪泽公社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按照她这么优秀的履历,有很大把握推荐上去的。
叶欣不想再重复解释,就只是感谢并婉拒了干部的好意。
邢芳之前也已经了解过她这么多年来从不参加招工招生的,便以为她只想与丈夫在乡下相守,也不再多说。
农忙前,五月的一天下午,叶欣学习学累了下去溜达。
经过医疗站发现孟春兰在里面,想起好久没见她了,就进去转了转。
医疗站里还有么妞跟着黄志豪一边制药一边辨认药性药效,已经学得有模有样。还有两个小学徒李光明和小杰没在,他俩跟着沈卓在的时候学习的,医疗站是特意这样错开安排的。尤其是李光明,还要上学,时间更少,他是大队长私心的安排,可怜他没了亲人,想让他多学点将来好照顾自己。
叶欣一进来,几个人见了她都挺高兴地打招呼。
么妞现在是干劲十足,每天都感到很充实,不仅学习了中药知识还在认字了,甚至在家里说话也有分量了,她觉得自己渐渐变得了不起,心情总是很雀跃。
她尤其感谢叶欣当初的建议和鼓励,如今才有了如今宝贵的学习机会,见叶欣来了很是高兴地打了招呼,得到肯定和夸赞,又十分勤快地去帮忙和学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