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已经把一部分的压机放在了华夏生产,甚至一部分构成件也准备从华夏本地购买。”
“只有这样子才能让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
“只有我们的设备卖的更多,贵司的数控系统才能卖的更多。”
“如果价格不仅没有办法进一步的下降,反而要上涨的话,这对我们双方都是一个伤害啊。”
要是往常,供应商敢这样子跟自己提涨价问题,加藤一郎肯定是要好好的发泄一顿。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对面是因为会田而受到了损失的发那科。
“你说的道理我完全都是理解的。”
“但是发那科也要想办法生存下去。”
“之前我们提供给贵司的数控系统,价格就比卖给华夏厂家的要低。”
“现在其实也没有涨价,只是把原本的优惠取消了。”
“发那科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这种价格优惠了。”
吉田的态度非常的坚定。
会田的压机几乎都是用的发那科的产品。
除非他们愿意去找西门子或者南山购买。
但是西门子的价格比发那科的还要高,会田不可能抛弃发那科选择西门子。
至于南山……
打死吉田他都不相信会田会从南山购买数控系统。
说白了,在数控系统价格谈判上面,发那科是有主动权的。
“如果一定要涨价的话,那么请发那科把涨价的具体理由能够详细的列出来。”
“把数控系统的成本构成也给展示出来。”
“如果各方面的证明资料都支持你们涨价,那么我们再接下去谈。”
“要不然的话是没有办法同意涨价的。”
加藤一郎直接就来了一个拖字诀。
这个要求,他知道发那科没有办法满足。
哪怕是满足了,最终自己也能挑刺,让他们继续修改,继续补充资料。
反正涨价是不可能给涨价的。
除非大家真的要撕破脸。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当南山技术有限公司将设备行业闹得翻天覆地的时候,汽车零部件业务其实也是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整个2001年8月份,零部件的营业额顺利的突破了9000万,距离1个亿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特别是出口给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轴承类产品,开始上量了。
而南山工业园的建设也是日新月异。
最优先修建的轴承厂,今年底就有望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