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锐一惊。
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明光宗真谋反了。
葛洪插话:“可不是,朝廷的密敕都已经送到薛总兵那儿,我昨夜连夜跟着宁头儿去了明光宗清河的分部,杀了一夜,刀都卷刃了,一个活人都没留,那叫一个惨。”
杀这么多人,在清河,乃至是整个云州都不多见。
虞国律法严苛,但执行却宽松。
这事就要追溯到太祖皇帝的时候。
太祖皇帝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大手一挥一人就定下七千余条铁律。
就说一条吧。
儿女在父母吃饭之前先动筷,杖十。
太严苛。
要是真按着这条律法执行,父母都不用担心动筷的问题,因为已经没儿女了。
几乎没有什么实操的可能,于是乎,一开始管得很严,太祖皇帝犹在的时候就有了懈怠的迹象。
到后世,更是连三法司都不在意大虞律法的具体款项。
完全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只有在惹了不该惹的人时,才能晓得虞国律里还有这一条。
后来的皇帝也现这一问题。一减再减。
可虞国崇尚祖制,讲究个祖宗制不可废,太祖皇帝一人就定了七千条,无论怎么减都是收效甚微。
所以一般犯了事都是从宽处罚。
抄家灭族的情况更是鲜有生。
除非是谋反这种极其恶劣的事。
明光宗很幸运,选了最艰难的一条路。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一个丁字营也到齐。
曹威这才高声喝:“开拔!”
大军不经过城池,直接从军营的另外一个方向就出了城,出门就上了官道。
姜临仙全程都没露面。
一般情况下,参军和参将要有一人留守。
参军虽也领兵,但职责更多是监察卫所内部事务,外出讨伐逆贼这种事情原则上由参将负责。
这一次五个守备来了三个。
两个都是曹威的人,姜临仙一派就只有宁中天来了,卢骏留在营中。
宁中天当然要听曹威的命令行事,但也要兼顾姜临仙的监察职责。
接曹威号令,宁中天和冯羽各带手下夜不收骑快马疾行。
提前打探明光宗情况。
奔虎骑人人有马,一日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