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馒头的忠实信徒]
[以后我买点心是不是就更难了,不要啊【大哭】【大哭】【大哭】
——该死老板迟到一分钟扣我5o块]
[黄记来了新的白案师傅,黄记不是没有白案吗?
——挖掘技术哪家强]
秦淮还看到了郑思源自己的评论。
[秦师傅的点心是很好吃,值得推荐。
——郑(练大翻勺版)]
秦淮很想劝郑思源别练了,咱们是白案厨师,没必要非要吊死在红案这棵树上。
但是郑思源都实名给自己好评了……
练吧,好兄弟,今天给你煮两碗长寿面!
秦淮把手机还给郑思源:“没想到许先生还专门了一条打广告的微博。”
郑思源深深看了一眼秦淮,知道秦淮还没有意识到许成的这条微博意味着什么。
秦淮:?
“你还记得刚来黄记前两天时的情景吗?”郑思源问。
秦淮表示当然记得,那时候黄记的老食客以为是郑达被黄胜利抓过来打工了,买点心买出了饥荒抢粮的架势,生怕吃了这顿没下顿。
那时候秦淮刚来黄记,不适应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也不像现在这样这么擅长把活分配给帮工干。那点心做的,差点给秦淮累死在黄记。
“那时候是我没经验,现在就算购买量提升三成我也跟得上。”秦淮知道郑思源想说什么,自信地道。
他可不是当初的秦淮了,他是在黄记练兵一个月,又回云中食堂加练4天的秦淮。
现在的他,就算回虬县老家过年蒸馒头,那也是不虚的!
“黄记在上《知味》之前,是没有限定营业时间的。”郑思源突然开始讲故事,“那时候师伯仗着年轻身体好,觉得客人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愿意来黄记吃饭就是给黄记面子,再晚都要接待。”
“然后黄记就上了《知味》。”
“师伯坚持了一个星期,实在是坚持不住,改了营业时间,这才没因为过劳进医院。”
“那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黄记每天五、六点就有客人在外面排队等开业,一直到晚上凌晨两三点都还有客人在外面排队。哪怕后厨已经没菜了,就剩两捆青菜,客人也愿意吃一盘青菜再走。”
“这就是许成的影响力。”
“在通信不达,纸媒为王的时代,许成的影响力大到乎你的想象。”
“只需要一篇食评,几句赞美,他的粉丝就会不远千里,哪怕坐飞机横跨大洋也要千里迢迢过来,只为吃一道许成称赞过的菜。”
秦淮听郑思源这么说,心里多少是有一点吃惊的。
怎么说呢,他知道许成很牛逼,但他没想到许成这么牛逼。
同样的话从黄安尧嘴里,从董仕嘴里,从郑思源嘴里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黄安尧是粉丝滤镜,董仕是八卦头子,郑思源是含金量认证。
“那你昨天没让许成尝尝你的手艺岂不是亏了?”秦淮道。
秦淮觉得郑思源的总体手艺还是在自己之上的。
郑思源是科班出身,均衡展,六边形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