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非正常美食文吨吨吨 > 204 第195章 后生可畏(第3页)

204 第195章 后生可畏(第3页)

许成在吃饭的时候通常都很安静。

他早些年当美食家走南闯北的时候总是会像一个背包客一样,背着包走进一家知名或者寻常的小馆,点上几个菜沉默地吃完一顿饭,然后默默离开。

现在年纪大了不再四处奔波,许成偶尔会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或者像今天这样和助理在一起吃饭。不熟悉许成的人,很难通过他吃饭时的状态来判断他对今天的菜肴是否满意。但是许成的助理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小动作,来猜测老板的心情。

助理觉得许成今天总体来说是满意的。

惊喜算不上,许成吃了这么多年,天南海北,全世界各地基本上吃了个遍,吃出了如今的地位。一个不知名厨师的随便一道菜,能让许成虎躯一震,拍案叫绝,这种事情只能在爽文小说里出现。

基本上能让许成感到满意,把一份菜或者一道点心全部吃完,就算非常不错了。

现在许成就把酒酿馒头和三丁包吃完了,正在喝陈皮茶,桌上点的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还有清炒时蔬一筷子都没动,都是助理在吃。

助理边喝陈皮茶边吃。

这好端端的陈皮银耳莲子羹,为什么要取名叫陈皮茶呢?

助理表示非常不解。

哪有茶是用勺舀着吃的?黄记的服务员不至于犯低级错误到,把菜品的名字都打错吧?

不过……

助理悄悄瞥了一眼老板。

这个陈皮茶虽然味道一般般,但是喝起来确实很舒服。

6◇9◇书◇吧

炖品嘛,有这个味道就已经很不错了。看老板的状态就知道他对这份陈皮茶很满意,一小碗都喝了半碗下去,筷子却迟迟不愿意拿起。

实际上助理猜得没有错,许成对今天的点心的确很满意。

作为一名专业的美食评论家,许成很清楚不同的厨师应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比如名厨录排名第一已经退休多年的彭长平,他做的菜要是没有甩其余厨师一大截,没有让吃菜的食客把舌头都鲜掉,没有让大家吃到食物都快顶到嗓子眼但是还是想不争气的舔盘,那就是不合格的。

但彭长平只有一个,名厨录也永远只能有一个第一,许成不可能拿天下第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厨师。

许成知道民间藏着很多不出名的世外高人。

就像早些年他在东南亚游历时,曾经慕名吃过一家很有名的路边摊,据说每一个吃过的人都对其念念不忘,附近的人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

许成吃了,现这个摊里的小吃好像加了点不该加的料。

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可能不是单纯的心理上的作用。

当然除了这种极少见的奇葩个例,许成也确实吃过不少民间隐藏的小馆。有的厨师可能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一辈子只做一样菜,把一样菜做的登峰造极。

面对这样的注定不可能登上名厨录的名厨,许成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

《知味》还是月刊的,许成偶尔会专门开一期只介绍菜不介绍厨师的,用全部的篇幅描述这些菜谱,向读者介绍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好菜。

当然,现在《知味》不会单开这种期刊了。能介绍的都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凑不够版面。

许成觉得今天的三丁包和酒酿馒头比不上八宝栗香鸽这种能登上封面的专栏,但一篇简短的推荐,占据半页或者一页的版面,夹在杂志中间还是可以的。

就当是鼓励新人了。

毕竟这位小秦师傅好像才2o多岁,很年轻,未来可期。

现在中餐白案点心势微,好苗子基本上都在知味居,很多大酒楼的点心也仅仅是能吃罢了。

难得出了一个可以把酒酿馒头和三丁包做到这种水平的年轻的白案厨师,许成觉得还是很值得登上《知味》鼓励宣扬一番的。

更不要说这个点心还不贵。

18一个的酒酿馒头,56一个的三丁包,在许成看来这个味道配得上这个价钱。

这种价格的食物放在《知味》上,是绝对的廉价菜品了。

最近一年登上《知味》,能由许成亲手写食评的菜品,价格没有低于百元的。

许成最开始创办《知味》的初衷,就是想把这些年游历世界各地吃到的美味分享给大众。结果随着《知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道菜能否登上《知味》成了检验它价格的最好标准。

许成原本是想让大家都能吃到好吃的不踩雷,结果却变成了让大家吃到好吃且贵的不踩雷,这样的结果偶尔也会让许成哭笑不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