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烧起小龙虾来,吴远已经如鱼得水。尘封的手艺活儿,被彻底唤醒了,甚至有了时光的加成,显得愈发稳如老狗。老丈人过意不去,要过来帮他烧火打下手。吴远不让。直到杨支书从锅底抽出一根火棍,点着了嘴上的华子。原来打下手是假,偷摸起来抽华子才是真。所以吴远也就没拦了。期间,马明朝又过来了一趟,依旧是带来了二十来斤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个个质量都比老丈人拿回来的够硬。“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五队的湖里沟里,到处都是。我昨晚掏了俩钟头,还掏了不少黄鳝,你要不要?”“你留着吧。”吴远摆摆手道:“要不你等一会儿,一会我分点烧好的小龙虾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味儿。”马明朝转身就要走道:“不用,老板,家里还有,我会烧。”吴远就笑了,“你来看我怎么烧的。”说完,带着马明朝进了灶房。马明朝一进灶房,发现老支书也在,一愣之后,连忙打招呼。招呼打完,才意识到满室皆香。哈喇子一下子就溢满口腔了。马明朝循香望去,只见大锅里的小龙虾仿佛活过来一样,在滋啦啦的汤汁中尽情纵舞。“老板,你这怎么做的?也太香了吧?”吴远把之前的步骤简单讲了一下后:“接下来,你看我怎么做,回去照这种法子烧给孩子吃,保证是拿手好菜。”“嗯!”于是马明朝兴致匆匆地留了下来。中间还出去帮吴远把刚带来的二十斤小龙虾全都倒到池子里,换上新的井水,吐泥去垢。等到半个钟头后,老支书的小龙虾出了锅,进了盆。马明朝从吴远手中接过一小袋十三香的调料,匆匆而去。杨支书也提熘着那盆十来斤的小龙虾,跟着离去。着急去给老伙计们献宝去了,也不管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这中间的功夫,刘慧在厨房里简单做了点午饭。吴远忙完,随便吃了一点,便已是两点来钟了。五月的阳光已很灼热。太阳底下,不能久晒。吴远爬上车库顶上,打开遮阳伞,泡上一壶茶,找出一本发黄的隋唐演义,怡然自得地平躺。这本书是老爷子留下来的压箱底遗产。搬进新小楼的那会儿,吴远本来想扔的,却被杨落雁留了下来。其实留下来,也没多少价值。倒是盖在脸上,那陈年的书香,催眠效果实在一流。一阵微风吹来,吹掉了盖在脸上的隋唐演义,吴远也随之醒来。下了车库平顶,走进小楼,俩孩子也都醒了,坐在客厅里各自玩耍。刘慧指着外面那二十来斤小龙虾犯愁:“今晚总不能还吃小龙虾吧?那么多小龙虾,一顿也吃不完。”吴远点点头道:“没错,小龙虾好吃,但重油重盐,不能多吃。所以那二十来斤,我一会做了,给三姐家和四姐家送去,给孩子们尝尝鲜。”“也好,也好。”刘慧赞同道:“那我就另外做饭了。”接着吴远给三姐和四姐家去了个电话,嘱咐她们晚上少做点菜。另外又给大姨子杨沉鱼去了电话,说晚饭前用她车一下。杨沉鱼一听,无所谓道:“你尽管用去,正好我晚上加一会班。”一切安排妥当。吴大厨再度上线。经历了一下午的吐泥,这二十来斤小龙虾,个个看起来清秀入眼。吴远带着手套,处理起来,熟练到近乎赏心悦目的程度。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傍晚。媳妇杨落雁回来了,看着满满的一锅小龙虾,以及没什么客人的家里,一脸疑惑。听吴远讲了,这才释然,然后举双手赞成。等到徐招娣把车送来,吴远已经把小龙虾盛好在锅里,顺便用盖子盖好了。外头套了好几个塑料袋,防止汤汁颠得洒出来。毕竟这一路是石子路,还是有上下坡。想要丝毫不洒出来,很难。徐招娣全神戒备地把着方向盘,尽量让车走得平稳一些。至于到了下圩村那个下坡,得想办法找另外一条路绕过去。实在不行,人力把锅端下去,避开这段大下坡的倾斜路段。什么办法都想了一遍。结果等桑塔纳抵达下圩村的下坡路口,吴秀华早带着仨孩子在路口等着了。吴远大手一挥,“招娣,就在这儿停吧。”徐招娣稳稳地靠边停车,吴远打开后备箱,端出其中一锅,交给三姐吴秀华道:“正好三姐你来了,不然这车还真不好开下去。”熊武、熊文都已经跃跃欲试地要揭锅盖了。熊飞燕倒是还有些矜持,可是一闻到这慢慢扩散开的香气,也亦步亦趋地凑过来了。吴秀华接过锅一摸:“这还热着呢。”接着又道:“你说你都忙成这样,还有功夫给孩子们烧这些吃的。你不回家坐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吴远摸着熊文、熊武的脑袋道:“不了,还有一锅得送到四姐家去。”吴秀华努努嘴:“得了,你赶紧去吧。她家路远,晚了就凉透了。”眼瞅着吴远上车,熊武熊文摆手说再见,吴秀华忙不迭地嘱咐:“有空就来家里坐坐,你三姐夫有些话也不跟我说,兴许能跟你说说。”“行,我知道了。三姐回吧,孩子们都还饿着呢。”桑塔纳重新上路,直奔辛庄乡。有了这一路过来的经验,这回徐招娣稳健多了。好在过来辛庄这一路,平稳多了,没有大上坡和大下坡。等到了四姐家的路口,钟文勇、文强和文雅仨孩子早等在那里了。文勇手里还习惯性地拿着本书。吴远先下了车,让徐招娣带上钟文雅指路,直接开到四姐家门口去。钟文雅欢天喜地地上车去了。留下钟文勇和钟文强,跟在吴远身边,往家里走。吴远伸手想摸了文勇的脑袋,摸到之后,才发现孩子个儿又长了些,下意识地有些躲闪。外甥大了,也不:()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