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坏人天生就比好人更聪明,好人天生就应该被坏人玩弄在掌心。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秦始皇对着扶苏语重心长地开口:“张居正是好是坏?”扶苏想了想,诚恳道:“是个好人。”秦始皇嗯了一声,又道:“张居正这辈子,是不是把所有的坏人都斗垮了?”“斗垮了坏人,是不是又继续改革,最终给大明续命几十年?”“若是岳飞、李纲、宗泽、韩世忠、王庶……这些主战派能有张居正的聪明,秦桧之流的坏人还能当道吗?”扶苏呃了一声,终于对自己父皇的话信服了。原来,当好人是真的需要比当坏人更聪明的……至少在政坛上是如此!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秦桧在排挤走王庶之后,短暂地成为了独相。】【赵构并不是傻瓜,自然会打算继续任命新的宰相。】赵构召见了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勾龙如渊。勾龙如渊原本姓勾,但为了避讳赵构,就将姓改成了“勾龙”。勾龙如渊对着赵构道:“陛下既然已经将赵鼎等奸佞罢相,便应当召集新的贤人为相。”“亲君子,远小人,此乃帝王正道也。”赵构对此自然并无意见,问道:“君子为谁?”勾龙如渊道:“孙近、李光皆有大才,大名。若召这两人为相,大宋朝廷安矣。”赵构闻言,有些迟疑:“孙近此人,朕也是看重的。但李光可是被赵鼎临去前推荐的,能用?”赵构现在已经是烦透了赵鼎,自然不愿意再用赵鼎的人。勾龙如渊忙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是赵鼎的奸计啊。”“他故意在离去前推荐李光,便是为了让陛下刻意不用李光。”“陛下识破其奸计,反而用李光为相,便是大宋的福祉了。”赵构半信半疑。勾龙如渊离开皇宫后,很快来到了政事堂,面见秦桧。原来这勾龙如渊乃是秦桧的心腹党羽,向赵构推荐的两个人选,其实就是秦桧中意的人选。秦桧询问了一番勾龙如渊,得知了赵构的态度,便道:“等会本相再去面见陛下推荐李光便是。”勾龙如渊点了点头,又道:“秦相公,还有一事你也不可不防。”“御史之中有许多人对相公可是非常仇视的,相公何不委任一名得力人手出任御史中丞?”“只要掌控了御史台,相公的地位便稳如泰山了。”秦桧连连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很快,秦桧又来觐见赵构。“陛下,臣已经考察过了,李光也同样是力主和议,而且态度绝对不会像赵鼎那样又臭又硬。”“有李光为相,和议绝对能尽快达成。”听着秦桧的推荐,赵构也算是放心了。“好,那就召孙近、李光入朝为相吧。”秦桧趁机又道:“陛下,王庶虽然离开,但朝堂上主战派的余孽还是不少。”“臣以为可任用勾龙如渊为御史中丞,用御史台对这些主战派进行猛烈打击。”“如此,陛下自然可耳目清净,大宋和大金之间的议和也不会遭遇阻碍了。”赵构闻言,微微有些迟疑。勾龙如渊是秦桧一党的人,赵构内心很清楚。御史中丞,这就是所有御史言官领导。把这个职位交给秦桧的人,好吗?但在秦桧的劝说下,赵构还是决定任命勾龙如渊为御史中丞。【御史台原本是大宋皇帝用来钳制相权最有效手段,赵构将御史台交给秦桧党羽,是一个真正的败笔。】【在勾龙如渊出任御史中丞后,御史台之中大量忠义言官被免官流放,秦桧由此再无任何顾忌,露出了独断专行,极力向金国投降的嘴脸。】金国,中都。完颜挞懒带着愉快的笑容,对着面前的其他金国大臣说道:“各位,我之前的那个家奴秦桧如今已经是宋国丞相了,他也写信过来给我。”“大家可以看一看这封信。”众人对视一眼,传阅了一番这封秦桧的亲笔信。在信上,秦桧以奴才的身份先是向完颜挞懒这个主子和金国皇帝问好。随后的内容之中又表示,“凡大金所请,奴才必言明康王,命其遵从。”完颜蒲鲁虎看完信之后,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啊。”“挞懒,没想到你之前派往南边的这条走狗,竟然真能对大金起到作用。”“这一次你是立了大功!”兀术哼了一声,冷冷道:“这些江南的文官都是没骨气的废物,这种事情见多了,不足为奇。”兀术对议和一点都不热衷。在这位四太子看来,就应该倾国之师南下,直接灭掉南宋!完颜挞懒也听出了兀术话语中的冷嘲热讽,当即反击道:,!“兀术,我的一个奴才就能达到你几万大军都拿不到的战果,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但凡你之前那些仗能打赢,咱们大金需要和江南议和吗?”这一下是真正戳中了兀术的痛处,兀术大怒之下,直接拂袖而去。完颜宗干的表情也很难看,道:“江南的议和无非就是拖延时间,你们在等什么,等岳飞几年后变得更强,然后继续北伐?”完颜蒲鲁虎重重地哼了一声,道:“有秦桧这条大金走狗在,岳飞拿什么北伐?”“你们这些人一天天想打仗都想疯了,大金都打了几十年的仗了,还不够吗?”“现在的大金,是时候该和平一段时间了。”【金国内部对议和同样充满争议,但最终完颜蒲鲁虎、完颜挞懒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主流,压倒了完颜宗干、兀术等主战派。】这一年十一月,金国“诏谕江南使”张通古带着金国皇帝完颜亶的诏书,和宋朝使者王伦一同从中都来到临安。在张通古出发之前,金国人的文书就已经抵达了临安府。秦桧拿着这份文书,急匆匆地来见了赵构。“陛下,只要答应这些要求,和约就能真正签订了!”赵构闻言也是大喜,赶忙接过文书,细细阅读。“……不称宋国而称江南,不称通问而称诏谕,此上国对臣属惯例也。”“……大金诏谕使当高居厅堂之上,江南接伴使必须位于下首角落。”“……诏谕使所到之处,江南各州县当以天子之礼节相迎。”“……江南康王赵构当跪拜于大金诏谕使足下,奉表称臣,领受大金皇帝诏书。”“如此,可得和平。”赵构看着这文书上的要求,表情也是微变。过了好一会,赵构才迟疑着开口道:“秦卿家,这大金的要求,似乎有些过分啊。”秦桧忙道:“陛下,这怎么就过分了呢?”“咱们本来就打不过大金,在礼节上稍微让步一下,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最重要的是和平,和平啊。”“只要和议签订,陛下您最希望的长治久安不就来了吗?”赵构闻言,不由怦然心动。“也是,朕一时受辱倒也无妨,就是担心下面的臣民百姓们会有怨气,让朝廷根基动摇。”秦桧此刻已经完全掌控了御史台,自然是信心满满地开口。“陛下放心吧,谁要是敢说个不字,就让勾龙如渊带着御史弹劾,让他们统统滚回家里去!”赵构闻言,心中也是大定。对啊,御史台都已经被清理了一遍,难道还能有什么意外不成?于是赵构很快就发了一道诏书:“……大金遣使至境,朕以梓宫为还,母后在远……南北军民十余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本以为将赵鼎、王庶给等罢相,随后又清洗了一番御史台,就足以掌控乾坤,让所有臣民都接受屈辱求和的事实,不会再有任何异议。】【但他们低估了华夏子民的自尊和骄傲。当金使的要求、和议的内容被公布之后,整个大宋境内所有军民都震惊了,愤怒了。】最先做出反应的,自然就是在外的大将们。岳飞在鄂州得知消息,气得破口大骂。“秦桧这个奸贼,祸国殃民,怎么敢让陛下和大宋蒙受这种耻辱!”岳飞一连写了十道奏折,激烈反对这种屈辱的议和。但反应最大的边将还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无他,金使南下不会经过岳飞的防区,但却会经过韩世忠的防区!韩世忠立刻召集了所有将领。“该死的金狗,老夫是绝对不会向金狗使者下跪,行天子礼的!”韩世忠麾下的所有将领同样也是气疯了,一个个怒发冲冠。“大将军,直接杀了这些金狗好了!”“金狗只要进咱们的地盘,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金狗的脚要是敢踏上咱们的地盘,直接就给他砍了!”在这种愤怒的氛围下,韩世忠一连上奏十余封。这些奏折中,韩世忠强烈要求和金国决战,还要求前往临安府亲自面圣。赵构和秦桧自然是不敢让韩世忠来的。但,这还并不是全部!就连一直以来负责保卫临安府,由杨沂中率领的御营军,同样也大感愤怒。许多御营军的将士直接去找了杨沂中,一个个双眼赤红。“大帅,金狗杀了我家所有人,现在金狗使者来临安,却要让我们对他们下跪,去护卫这些金狗,是何道理?”“我和金狗有血海深仇,让我去下跪,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大帅,你给句准话,我们到时候要怎么办!”杨沂中其实也是一个只会逢迎媚上,毫无任何主见的家伙。但这一刻,看着这些一个个双目喷火的老部下,杨沂中也被吓坏了。,!他很清楚,但凡自己敢说金国一句好话,恐怕今天都走不出这座大营!杨沂中深吸一口气,赶忙竭力安抚道:“诸位,事情尚未有定论,你们先不要冲动,免得铸成大错!”“这样吧,我立刻去找秦相公和陛下陈情,一定将大家的意思传达给上面的大人们。”杨沂中赶忙会同其他两名负责掌管临安御营的大将解潜、韩世良(韩世忠哥哥)去政事堂找到了秦桧,随后又去御史台找御史中丞勾龙如渊。“秦相公,如今军中将士们无比愤怒,我等也要控制不住了!”秦桧闻言不由大怒,教训了杨沂中一番。“你是大帅,怎么连麾下的将士都控制不住?”杨沂中摇头,一脸无奈:“相公有所不知,军人都是有血性的。我平时自然可以靠施恩和威严控制他们,可眼下这种情况,他们都已经要气得发疯了!”“若是朝廷方面不能做出改变,恐怕会引发兵变的!”解潜脸色同样也无比凝重,道:“抗金乃是国家大义,相公就算派多少将军和军官都没用,下面的士兵们不认啊。”“军营之中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把火,就怕金使一来,这火焰直接爆发,恐怕会引发第二次苗刘之变!”杨沂中点头道:“末将从来都是奉朝廷之命是从,但这一次,局势真的真的非常危险了!”秦桧闻言,也愣住了。解潜和韩世良也就算了。杨沂中一直都是忠于赵构,赵构说往东杨沂中绝对不往西,赵构说投降杨沂中绝对第一个放下武器。现在连杨沂中都如此再三陈述,只能说明事情真的已经马上就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秦桧也慌了,赶忙入宫去见赵构。“陛下,下面那些没脑子的东西肯定是被岳飞和韩世忠等人蛊惑了,现在一个个都想闹事!”赵构听完之后,也慌了,怒气冲冲地开口:“他们怎么敢的,这是朕的旨意,他们凭什么敢反对朕?”赵构说话时,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面前的御案。上面堆积如山的,全部都是大宋的臣子们关于反对这种屈辱议和的奏章。不仅仅是御史言官,还有各部的官员,甚至是地方州县的知府、通判、县令等等。送往朝廷激烈反对议和的奏折,一天至少一百份起步!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面面相觑,心中都是震恐不已。很显然,这一次他们捅了一个大篓子!但马上,赵构就回过神来,道:“张俊,立刻调张俊来临安府!”秦桧也明白过来,连声道:“对对对,臣这就立刻让枢密院那边下令!”【正当临安府内部御营军即将哗变的时候,赵构紧急调派张俊率部南下。】【张俊作为同样逢迎媚上的大将,对赵构、秦桧无底线求和策略一直都是极为赞同的。】【得到赵构旨意后,张俊火速率领一万麾下兵马来到临安府,终于将局势稳定,化解了临安兵变的危机。】随后,大宋接伴使汪国来到了边境,迎接金国诏谕使张通古。在看到张通古的车驾前来后,汪国赶忙在大马路边双膝跪地,大声道:“江南接伴使汪国,恭迎大金上国天师张大人南巡!”马车在汪国面前停下。金国诏谕使张通古一脸倨傲地出现。汪国赶忙膝行而前,充当人肉坐垫。张通古踩在汪国背上,然后下了马车。“好了,你们的县令和知州呢?”在场的大宋知州、县令赶忙纷纷跪倒一片。“见过大金上国天使!”张通古见状,不由放声大笑。“区区江南,总算勉强还知道几分礼数。”“都起来吧,带本使去安歇!”一旁看到这一幕的诸多大宋军民,心中无比屈辱、气愤。许多人忍不住破口大骂。“堂堂大宋,怎么会变成这种地步?”“竟然让金狗在大宋境内如皇帝一般,何其可恨!”许多人悲愤至极,不由流下泪来。只是,面对着一心屈辱求和的皇帝赵构和奸臣秦桧,他们又能做什么呢?【当金国使者一路南下,一路逼迫着大宋官员们以天子之礼跪拜迎接时,大宋境内的舆论之火又一次被剧烈地引燃了。】【这一次,除了秦桧主导的投降派之外,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的大臣们都联合起来,成为一股反对这般屈辱求和的惊天力量。】【这股力量的目标,很快就瞄准了秦桧这个力主屈辱议和的大臣。】在一次朝议上,礼部侍郎张九成指着秦桧的鼻子,破口大骂:“秦相公,你这般劝说陛下屈辱求和,将来是要被载入史册,被人世世代代戳脊梁骨的!”张九成当初也是激烈反对赵鼎的人,秦桧也想拉拢他,便道:“张侍郎,古往今来,多有一时委屈后来而成就大事者,你也不必如此激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张九成冷笑连连,道:“一时委屈,也得有底线。秦桧,你这般没底线的人,我不屑与你为伍!”秦桧闻言气急败坏,直接让勾龙如渊发动御史弹劾张九成,把张九成罢官。但秦桧万万没想到的是,接替张九成就任礼部侍郎的曾开,同样也对秦桧毫不留情,在下一次朝会中大骂秦桧。“秦相公,你劝说陛下接受金人诡计,屈膝求和,怕是下一步就要把整个大宋都送给金人了吧?”“当年石敬瑭给契丹皇帝下跪,好歹还是一个儿皇帝。如今在你的主导下,陛下竟然连儿皇帝都当不成,只能当一个金国臣子?”“你这种丞相,有何颜面高居于庙堂之上!”秦桧大怒,道:“就你知道石敬瑭的故事,难道我不知?”冷静下来后,秦桧也意识到,不能继续这么斗下去。于是秦桧竭力摆出和蔼姿态,对着曾开道:“曾大人,你若是愿意赞同陛下,想来宰相之位唾手可得了。”曾开鄙夷地看着秦桧,掷地有声地开口道:“高爵厚禄非我所愿,我只愿大宋堂堂正正,立于东方!”“秦相公,你若是一意孤行,将来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说完这句话,曾开直接拂袖而去,只留下脸色极为难看的秦桧站在原地。秦桧盛怒之下,又找赵构进谏,将曾开也免官在家,让尹焞接任礼部侍郎。尹焞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他是大儒程颐的弟子,也是当代有名的儒家学者之一。尹焞站在朝堂上,对着秦桧大声道:“秦相公,你用来蛊惑陛下的所谓孝道,无非是小道!”“《礼》曰:父母之仇不与共戴天,你却以什么孝道妄图搪塞天下悠悠之口,何其可笑。”“你以小智而图大功,这便是失了孔孟教导的真义,真不知你读了几十年的经典,究竟读到哪种动物的身上去了!”秦桧气坏了,怒吼道:“陛下任命我为相,你若是不服,你倒是当一个宰相试试啊?”接连三任礼部侍郎的反对,是真的把秦桧的心态搞炸了。尹焞一声冷笑,道:“秦桧,我知你等会必然又跑去向陛下进谗言,将我罢官。”“不用你费这个口舌了,你的礼部侍郎,老夫不当!”说完,尹焞直接将头上礼部侍郎的官帽扯下,丢在秦桧脚下,扬长而去。还有兵部尚书张焘、户部侍郎李弥逊、吏部侍郎晏敦复等人,同样也都严辞拒绝了秦桧的拉拢,并极力反对这种屈辱议和。除去官场上无数正义之士对秦桧的强烈反对抨击之外,甚至就连临安街头的老百姓们也忍无可忍了。这一天早起,临安街头数以百计的家宅外墙上,都被人用颜料涂了一句言简意赅的大字。【秦相公是细作!】诸多百姓聚集在这些外墙周围,议论纷纷。“听说那秦桧本来被抓到金国,就是靠着给金人当奴才,最终才被金人放回来了。”“这就难怪了,你说之前那么多位相公,也没有谁让陛下下跪。秦相公天天跪金人,肯定巴不得陛下也对金人下跪啊。”“这种奸贼竟然能在大宋当道,看来大宋的未来怕是真的要完了。”“咱们这位陛下,将来肯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了!”【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如赵构这般对杀父仇人一般卑躬屈膝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历史上的独一份。】【而由此引起的大宋民意反弹,同样也是史无前例、声势浩大的。】【然而即便是到了这种地步,赵构依旧还是没有任何悔改之意。】【被逼到了墙角却依旧死要面子的赵构,决定将他的屈辱求和之路继续坚持走下去。】赵构很快就召见了秦桧、孙近两名宰相,对这两名宰相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们看看,外面都闹成什么样子了!”“你们就不能用点办法,把这些闹事的家伙给平息下去吗?”“再继续这样下去,你让朕和大金还怎么议和?”听着赵构的斥责,秦桧心中都觉得有点荒谬。明明是你陛下一意孤行,全盘答应了金国的条件。怎么事到如今,反而变成了我秦桧的责任了?但秦桧自然也是不敢反驳的,赶忙道:“陛下说的是,都是臣的责任,没有控制好这些乱臣贼子。”一旁的孙近作为秦桧党羽,在承认错误之后,也赶忙给秦桧开脱一番,道:“陛下,还是因为张浚、赵鼎等人的余毒未清啊。”“等这一次议和完毕,当明正典刑,将那些胆敢反对陛下和朝廷的乱党一举清除,才能让大宋长治久安!”赵构脸色阴沉,闻言微微点头,恶狠狠地开口道:“没错,也是时候将这些聒噪的家伙给朕统统除掉了!”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刘邦也是彻底无语了。,!“他娘的,这个赵构怎么能恶心到这种地步呢?”“简直就是恶心他娘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这个混账东西,绝对是金幕播放至今,最恶心朕的一个家伙!”“这赵构怎么就不能赶紧去死呢?”刘邦直接破防,拍了桌子,对赵构破口大骂。刘邦其实也挺能忍的。在历史上的白登之围后,刘邦可是忍匈奴忍了一辈子。甚至就连刘邦的儿子、孙子都一样忍耐了匈奴一辈子。直到曾孙汉武帝的时期,才终于对匈奴展开了大反击。汉唐雄风这个词语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汉朝从头到尾都非常风光,但事实上汉朝的开局是充满了忍耐和不甘,从汉武帝开始才终于有了酣畅淋漓的大爆发。其实大汉的历史也是一部先抑后扬的爽文。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亲,其实就是随便找个姓刘的女子,以公主的名义就嫁到匈奴去了。真正出嫁给匈奴的公主不多。而且汉朝和匈奴是平辈论交,双方地位平等。甚至匈奴人还自称是夏朝后裔,力图和汉朝拉近关系。这种和谈条件,比起赵构和金国之间的和谈,好了不知道多少。但包括刘邦在内的汉朝君臣,依旧将这种和约视为奇耻大辱。在大汉君臣看来,华夏文明就应该是镇压所有不服,就应该让所有周围的异族下跪称臣才对。这些异族,怎么配和大汉平等和谈呢?和平这种东西,就应该是大汉赏赐给这些异族,让这些异族诚惶诚恐、满心感激地接受才对。可南宋呢?赵构简直就是跪着去求女真人赏赐和平。别说是平等了,甚至都要当女真人的臣子。堂堂华夏王朝的皇帝,竟然要当女真人的臣子?这种行为对大汉君臣而言,简直恶心到了极点。平日里颇为沉静的萧何也动怒了,痛斥道:“华夏有赵构这种皇帝,简直就是洗不清的耻辱!”“还有秦桧这个奸臣细作,就应该被五马分尸!”作为黄老学派的拥趸,讲究无为而治的小政府主义者,萧何非常反对大秦那种严刑峻法。如今能让萧何嘴里说出五马分尸这四个字,足见萧何的内心之中究竟愤怒到了什么程度。曹参气呼呼地开口道:“若我是韩世忠和岳飞,一定直接领兵冲到临安,把这个金人使者张通古给杀了!”陈平哼了一声,道:“张通古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汉人,竟然给金国当使者,看来也是和秦桧一般的大汉奸。”“这种汉奸就是死有余辜!”吕释之也怒气冲冲地开口道:“张通古、秦桧,还有赵构这种昏君,都是该死之人!”大汉的开国君臣们,那可是和陈胜吴广同一个时代的人。别的朝代可能谈到皇帝,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顾忌。但对大汉来说,讨论这种弄死皇帝的事情就是家常便饭,理所当然。刘邦余怒未消,哼了一声之后道:“朕要是和女真人同一个时代就好了。”“朕一定要隔三差五就抓几个女真人,天天把他们吊在木架上,用来练习枪法!”“嗯,最近兑换的《工业革命》里不是还有什么汽车吗?”“朕到时候直接开车撞,一撞就撞死一排,绝对让人开心,哈哈哈!”一旁的刘盈和刘恒听着,都有些愣神。自家的父皇,啥时候居然这么嗜杀了?但仔细想想,刘盈和刘恒两人突然又都觉得,这样做还挺有意思的!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砰一下,直接拍了桌子。“这个赵构,脸都不要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