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今天总是想着一大妈落寞的背影,然后晚上就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搞得苏宁也没有了睡意。“张宁,咋了?要不咱们再大战三百回合?”“去死!满脑子都是这些事!也不怕伤害了我肚子里的小宝宝?”“嘿嘿,那你怎么翻来覆去的不睡觉?”“阿哥,我一直在想一大妈离开时的落寞背影,看着心里真难受!”“哎!咱们又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他们的保姆!操这么多闲心干嘛?”“阿哥,一大妈和别人不一样!她对咱们家是真的很好!”听到张宁的感慨,苏宁心里何尝不知道这是张宁想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了,不自觉的把一大妈带入了母亲的角色,和当初的妹妹何雨水一样的情况。“张宁,一大爷家的事情太复杂。他需要的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操控别人的人生。在他的心里,孩子和老婆一样,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好!”“啊?不会吧!”“就算我明天从福利院给他领回来一个孩子,一大爷也不会心满意足的!因为那样就需要他的付出,而付出恰恰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阿哥,你想太多了吧?”张宁也被苏宁的分析惊讶到了。“张宁,我太了解一大爷这个人了!以前为了操控我,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现在看到我摆脱了他的控制,他心里很是不甘心。总是想法设法的再把无形的绳子给我套上!”“可是”“可是一大妈是好人是吗?”苏宁提前预料了张宁的话。“嗯!”“一大妈的身体很差,已经没有几年可以活了!他家所有的事情一直都是一大爷做主。张宁,你认为一大爷会同意接受福利院的孩子吗?”“可是京卉也和从福利院领养的孩子差不多啊!”张宁还是转不过来这个弯。“哎!我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是不明白呢!一大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意的京卉的亲爹是我何雨柱!”“啊?这下我全明白了!一大爷的心机也太深沉了吧!”“算了!别再提这些极品了!快睡觉吧!”“嗯!对了!阿哥,你不是说还想去福利院领回来几个孩子吗?”“嗯!暂时不了!马上你又要生孩子了,先把这五个小崽子养大了再说其他的吧!”“嗯!阿哥,我都听你的!”“嘿嘿,听阿哥的就赶紧睡吧!”苏宁搂着妻子就睡下了。张宁听着丈夫睡着时均匀的呼吸声,感觉自己的人生幸福极了,庆幸遇到了这么优质的男人,愿意和自己白头偕老。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来到了七八年,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华夏各地,远在香港的娄晓娥已经开始按捺不住自己心里的激动,想着尽快赶回内地了。“骆冰,你最近听说了内地的消息吗?”“嗯!政策终于有了变化!不过香港这边的很多商人还是在观望!”“我想趁着好机会带着京国和京泰回趟京城。他们都已经十三岁了,还是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呃?晓娥,你这也太心急了吧?我觉得最好还是再观望一段时间。要知道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无所有的普通人,而是掌控着庞大集团的老总!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得不为旗下的员工负责!”“这”娄晓娥知道骆冰说的有道理,所以也就不再坚持了。苏宁已经从轧钢厂辞职了,毕竟政策变化了,没必要继续在轧钢厂颓废着。在现在大多数华夏人的观念里,正式工作还是最有保障的,可没有人胆敢做出下海经商的事情,所以苏宁的辞职又在轧钢厂和四合院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老易,我听说傻柱从轧钢厂辞职了?他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那可是一个月一百二十块钱的食堂主任啊!”三大爷阎埠贵露出了心疼的表情,感觉就像是他自己失去了这一百二十块钱一样。“哼!我早就不过问傻柱的事情了,随他在外面瞎折腾吧!”“老易,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吧!不管怎么说傻柱都是从咱们四合院走出去的。咱们这些做大爷的还是要管教的!”对于一大爷易中海的说法,阎埠贵很是不以为然。易中海听到了三大爷阎埠贵的反驳,也是心里一动有了出头的冲动,只是看了看一旁风轻云澹的二大爷刘海中,易中海不自觉的心里突然一紧。“老刘,你可是咱们四合院的二大爷!四合院的事情,你多少还是需要管管啊!”“呵呵,现在谁还把咱们几个大爷当回事啊!我看咱们还是赶紧回去洗洗睡吧!”刘海中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完就要转身回后院。“唉!老刘,话可是不能想你这么说!,!咱们做大爷的,就要在其位谋其政啊!”阎埠贵对于刘海中的想法很是不以为然。“老阎,老易,你们不会没留意最近的政策变化吧?亏你们一个是小学教师,另一个曾经也是轧钢厂的副主任,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啥?”阎埠贵露出了迷茫的表情,看了看同样一脸迷茫的一大爷易中海。“哼!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谁还在关心四合院的这些蝇营狗苟!”看着二大爷刘海中离开的背影,耳边回荡着刘海中的话,阎埠贵和易中海都是呆愣当场,感受着七八年冬季的寒冷。苏宁从轧钢厂辞职之后,专心搞起了自己的事业,本来想要和大领导商量把那个饭庄的经营权要回来,可是饭庄现在的生意在京城还是首屈一指的,要回经营权需要面临的阻力是非常大的。为了不找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能给大领导夫妇惹祸,还是暂时忍耐一段时间为好。饭庄的经营权肯定是要拿回来的,所以苏宁必须使用一些手段,只要让饭庄经营不下去,自己才会有更多的机会。除了让马华带人从饭庄辞职,还要在饭庄旁边开一个菜品和服务更好的饭店,只有这样才能光明正大的拿回饭庄的经营权。苏宁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感觉自己现在住的两进四合院最合适,只要简单的装修一下,就可以用来开始经营高档餐馆。七八年一改革开放,慢慢的恢复了和外界的交流,京城出现很多人留学国外,甚至很多人直接移民国外,这样就给苏宁很多的购买新房产的机会。这不苏宁就在什刹海附近看中了一套三进的大四合院,占地规模在七八亩左右,花费了苏宁五千块钱的巨款。当然苏宁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钱,多年的工资也被拿来养活一家老小的开销,所以苏宁开始动用自己储物空间的黄金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