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全文免费阅读 > 第1355章 镇压(第1页)

第1355章 镇压(第1页)

第1355章镇压

虽然说是一千精骑,但队伍其实是不小的。

战斗人员有一千多,战马有三千,还有随军进行后勤工作的一百余人。这都是必要的配置。

同时为了应对高估自己的情况,王言对一千精骑进行了混合编制,其中一半是甲骑具装的重骑兵,一半是行动灵活的轻骑兵。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大家都能安全。

王言不是怕自己死,是怕高高兴兴跟着他出来赚功劳的手下们死的太惨。

事实上如果不是担心杨广猜忌太过,他单人独骑都能平了杨谅反叛之事。原因也很简单,杨谅手下有不少他的人。

但是难免会出现意外么,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也不是那么托大的人,毕竟他虽然不怕麻烦,但更喜欢轻松。

当然结果确实也没出乎王言的预料,总体而言,还是很轻松的……

杨谅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以为只要他振臂一呼,他掌控的地盘就都会响应,但结果并非如此。真正响应他的,也只有一小半而已。

眼下的大隋别管各种的矛盾如何,但确实还是很繁荣的,表现出来的蒸蒸日上。有脑子的人,可不会在这种时候跟着造反。

甚至如果足够聪明,再稍稍看看实力,大隋这些年征战南北,灭了突厥,武功极盛。杨谅总不会比突厥更难打,连割据一方都做不到,这还造得什么反?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观望的,看看杨谅到底能搞出什么局面,到时候再做决定。

王言半路还收到消息,说是杨谅因为没人跟他的脚步一起造反,从而怒急攻心,急的病倒了去。倒也不能怪杨谅,实在是现实太过骨感,太过清冷了些,顺风顺水的杨谅承受不住打击,预料到了失败,生个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成败却不会因为杨谅的痛苦而转移,王言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除了刚到的时候,用了三天的时间,他一千多人干了一万多叛军以后,就再也没有抵抗了。

马儿小跑着一路前进,所到之处无不开城门投降。

王言的处理方法很干脆,每到一个地方,用两三天的时间收集一些百姓、军卒对于地方的官员、武将的评价,评价不好的武将全砍了,现场提拔人手接替。理政的文官则是一部分过分的人都给砍了,剩下的下狱,等着之后办大案搞株连。

而后留下一些兵马维持地方秩序,余下的直接收编,提拔一些人上位。再扩散兵马,去接收其他反叛的地区。

这时候王言怎么处理文官武将已经四面传播开来,这些人当然不投降了,但是没有用。他们不降,中下层的军官以及基层的军卒会帮他们降。

王言到了地方受降现砍,还有人能活下来。军官、军卒们要主动投降,各种的武将、官员,除了比较有口碑的人,就没有能活的,直接就是杀全家,干脆的狠。

于是大家就都老实了,老早的表示要投降,自觉口碑不好的也都主动聚集到了一起被军卒圈禁。只有一些掌握兵权,又自知必死的武将不服,总要有些乱子,不过他们也都陷入到了军卒的汪洋大海中了,一个没活下来。

王言就如此不慌不忙的,慢慢的带着不断壮大的兵马北上,缓慢的逼近太原。

等他到了太原以后,看到的就是出城迎接的一大堆的地方大户、官员、武将,比如李渊,甚至是其他地方的官员、武将,以及大开的城门。

这情况王言是知道的,是先前没跟着杨谅一起造反的那些人,眼见着王言一路不费丝毫力气的横扫过来都坐不住了,于是他们很懂事儿的主动过来攻打太原,给杨广一个绝对支持的态度。

李渊就是这么被解救的,据说杨谅造反,李渊不支持,于是老李一家子都被杨谅软禁了去。

到了这个地步,杨谅叛乱已经基本上相当于是结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秋后算账,待到算完了账,这次事情才算是真的结束。

王言缓缓的带领着部队打马近前,在马上俯视着下方众人:“唐公,这是何意啊?”

李渊没有在意王言此刻的桀骜姿态,拱手见礼:“见过丹阳公,此乃我大隋忠臣,为我大隋平叛,使我百姓免遭涂炭,卫我大隋和平安宁。”

因为跟王言打过交道,身份也足够,所以李渊被弄来招待王言,当然也负责跟王言谈一下之后的处理问题。

王言全权负责平叛,事急从权嘛,这边的事王言都能做主。当然之后杨广找不找麻烦不说,至少现在他说话就算。

所以面前的这许多人,都是希望王言手下留情。大家族的联系千丝万缕,之前王言都砍死了一大堆了,真不能再砍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