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说比不上陈红有钱,可也比大多数普通工薪家庭的生活条件好太多了。
打渔这么挣钱的活计,陈红说撂下就撂下了。他们不用撂下手里的工作,也可以让老婆带孩子出去上学呀!
这样挣钱和孩子的前途两不耽误,他们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最多就是两池分居和多花点钱的事。反正老婆也不上班,去济南陪读啥也不耽误。
也不知道异地转学的手续怎么办理?送走了陈红,几个人开始私下找关系托人,给孩子找接收学校办转学。
陈红不知道,她又带动了一股转学风!
荣城经济情况稍好点的人家都行动起来了,能送孩子去省城的去省城,去不了省城的去威海。
都去不了的,也得在荣城当地尽量选择个重点学校。
连荣城当地的教育部门都感到不可思议,怎么今年突然刮起了一阵转学风呢?
家长们可不管教育部门忧心生源流失的顾虑,他们当父母的事业,本来就比其他发达地区起步晚,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步线上!
既然当地的教育资源跟不上,该转学的还是得转学。
…………
耿大志、杨伟那里陈红也去坐了坐,分别送了一大箱的水果蜂蜜和鱼干。
又说了还想再买一条船的想法,希望他们有门路给她留着。
两人都满口答应,保证肯定会把这事放在心上,有消息就给她打电话。
杨伟还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堂妹杨小梅现在过的很好,两口子感情稳定,又准备要二胎了。
朋友们都过的好是陈红的心愿,杨小梅是她重生回来后第一个帮助她的朋友,听到她生活幸福,她也替她高兴。
…………
第二天中午,陈红已经带着于洋来到了济南。站在新家的楼下,于洋仰望着高楼,
“妈妈,住这么高天天爬楼梯多累呀,幸亏咱们家没有老人,不然这房子真没法住!”
陈红噗呲一声笑了,儿子真有意思,小脑袋瓜整天天马行空的,还替老人担忧。
不过也不怨他,陈红还真没有带儿子去见识过高层住宅楼呢!
唯一带孩子住过的上海酒店,面积太大,儿子坐过高层电梯,都没联想到个人居住的住宅楼上。
“儿子,咱这房子有电梯,出入坐电梯,家有老人的居住更舒适。”
“那万一停电怎么办?那不是就没办法出门了,耽误了上学上班怎么办?”
“一般的电梯都会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也会有备用电源,很少发生停电问题。
万一电梯停电或者发生故障被困在电梯里,可以按电梯的呼叫按键寻求救援帮助。
电梯有专人值班的,接到求助最多半个小时,工作人员就会来解救被困人员。”
娘俩边说边走,进了电梯。刚好电梯没人,陈红仔细的给于洋演示了一遍电梯的使用方法,又把万一被困应该采取的措施都告诉儿子。
于洋认真的看着妈妈示范演示,高兴的不得了,“妈妈,你看我的身高刚刚好,可以够着最上面的求助按键。”
陈红一看,还真是!这一点她都没有注意,幸亏儿子个头比同龄的孩子高,要不然还真不能自己乘坐电梯,她现在也为高层的小朋友担心了。
她们家在十六层,打开家门,陈红还对儿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