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点头,“老师的意思可能是说,学习这事,全靠自觉!
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把知识塞到学生的脑子里。
以前有句老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你们班里一共五十多个同学,进同一个学校,坐同一间教室,受教于相同的老师,使用的课本也是完全一样的。
为什么还会有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之分呢?这里面有很多问题。
先不说智商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这些都是你们不能把握的。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们自己能把握的,那就是勤奋和努力。
有句话说,笨鸟先飞!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于洋点点头表示明白,“妈妈,我知道,要像许三多那样,不聪明没关系。
只要听大人的话,坚持、努力、勤奋,也一定能做到最好!”
陈红很欣慰,儿子还没忘了许三多的故事,并且从中汲取了正能量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所以千万别说孩子不懂事,不让孩子看电视看电影。
其实只要当家长的给他们掌握好大方向,影视剧里表达的某些深刻内涵,孩子们多少都能接受一些。
这和读书明理有异曲同工之效。陈红觉得,看影视剧能让孩子们更能感同身受,体验感,代入感更强!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到处赶场不辞辛苦的步行十几里地,顶风冒雪不惧严寒的看过的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提起什么“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小兵张嗄”,“闪闪的红星”……等等一大批的经典电影,是不是我们这代人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能小时候看过的书,我们早已忘记了其中的人物、场景或者内容,甚至连书名都不记得了。
只是偶尔听见别人提起时,会想起其中的某个人名,地名,或是作者名,太多的信息早就遗忘到了九霄云外。
可有些影视剧里的经典生动的画面却令人终生难忘!
当然,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家长还是要掌握主动,给他们挑选适合他们观看,三观比较正向的影视作品。
一味的禁止孩子的行动,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陈红一直赞同的是和孩子生活同步,一起吃饭,一起锻炼,一起学习,一起追剧。
但又能保持独立,孩子有玩玩具、看动画片、和小朋友们玩的自由时间安排。
陈红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家务,人情交际,更重要的是进空间忙碌!
………………
下午于洋起床后,先喝了两大杯凉白开,这才跟着妈妈出了门。
“妈妈,我们去哪里买东西,下午不开车吗?”
于洋一出楼道门,看妈妈没去车位开车,不由的疑惑的问。
陈红下午换了件白色短袖体恤和黑色七分裤,一边领着于洋向小区门口走,一边对他说:
“今天咱们娘俩先去买辆电动自行车,以后接送你上学放学咱就骑电动自行车了。
你看看济南大街上的车太多了,信号灯也多,开车还不如骑自行车跑得快呢!
为了以后上学不迟到,咱们平时尽量骑电动车,下雪下雨天再开车!”
于洋听了很兴奋,指着对面快速骑行的一辆电动自行车对陈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