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身衣裳把顺哥儿高兴坏了,天天都要找由头跑出去遛弯儿,别人要是追着他夸几句漂亮、俊俏,他回家的时候眼睛都还眯着,笑得合不拢嘴。
经过姚夫郎家门前的时候,他就会猫着腰,一顿猛猛跑,赶紧躲远点。
陈桂枝跟黎峰母子俩都有衣裳穿,他们的衣服不急。针线活慢,陆柳慢慢来。
因知道他家情况,陈桂枝还让他留些布料,给他两个亲爹做身衣裳穿,把陆柳又感动得泪汪汪的。
家里的事情,他慢慢接手料理。主要是做一些决定。
村中有人情走动,红白事的份子,过节过年的礼,还有一些日常往来的情分,再是家里生意经营时,会遇见的各种事情。
比方说,小铺子开一阵,来赊账的人逐渐变多了。
他们到县里去买东西,肯定不会赊账。但寨子里有这么一家铺子,眼看着他们家红火,手里不差钱,许多人就零零散散的赊账。
陆柳舍不得用的新账本,都被这些人给嚯嚯了,往上记的都是赊账的名字与数额。
他都想好了,一个寨子里住着,家里还要收山货,与人为善是必要的,赊账可以,要定好期限。山里日子过得快,他定好一个月的期限。
到期不还,他们不会再卖这个人任何东西,也不会收他家的任何山货。
寨子里人多,这类不要脸的属于少数。
一般人就当时占占便宜,到日子,该给的银钱都给了。
还有一部人是怕陆柳这儿乱记账,他们又不识字,认不得,话都随人说,跟风赊账几回,还是回回拿铜板现买现结,求个心安。
再是亲戚过来,想要以次充好。
比如卖干菌子,自家没晒好,就拿过来,想压秤,多拿些银钱。
少量没晒足的,是正常的,他们出货前,都会再晒晒。故意不晒好,就过分了。
除了没晒好的干菌子,还有一些品相不好的菌子。
这些能收,价格肯定要低一些。他们也想蒙混过关。
知道货款是陆柳这儿拿银子,他们结算的时候,总是打断陆柳的话,不让他说完,一会儿打个岔,二会儿又打个岔。要么就有人一直插话,不让他好好算账数钱。
都捣乱了,还一直嚷嚷着银钱数目,嘴上说着急,干的事情一点都不急,就想陆柳不核对,他们说是多少银钱就掏多少钱才好。
这可是银子!
这批货不好,还会影响哥哥的生意!
陆柳开始还会慢慢来,一天里多来几次,连着多来几天,他就烦了。
他嗓门小,人也软软的,说话没人听。好几次都喊娘了,娘让他自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