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钱银子呢,值得跑一趟。
姚夫郎又问:“你那么多样式的画,只卖这十页的?”
陆柳摇头:“我们现在银子不多,这个雕版可贵了。”
具体多少钱,他没讲。不然姚夫郎算算利钱,可能心里不痛快。
姚夫郎有点可惜:“我还想买一本回家放着,但我喜欢的图画分散在好几本书里,难办得很。”
陆柳听着,就问他喜欢哪些:“我们攒攒银子,会再买一些雕版,都是散买,我找几幅图先印出来也可以。”
反正都要印的。
姚夫郎就跟他说小话,这这那那的,讲一堆。
陆柳掰着手指数一数,跟他说:“你这都要多少张了?”
姚夫郎也记不清:“没事,慢慢来吧。反正我怀着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事。”
也是。
陆柳便不记图画,又与他闲聊。
黎峰今天上午在家干了些杂活,挑水之后,又把菜地收拾了下。
午饭后,跟王猛一块儿上山,说是去捉草蛇。
过了三月半,来铺子里聊天的人越来越少,新村那边农忙,两个村落的人都有些亲戚关系,会搭着帮帮忙。
说起农忙,陆家屯那边也在农忙了。
黎峰过去报喜以后,两个爹还想把手里的活放一放,黎峰好好劝说一番,也在家里干了些杂活,过后才回家,还与他说起了猪崽的情况。
陆柳想着想着,心里有个想法。
养牲口需要经验,一代代的经验传下来,所以大家都会养牛养驴养骡子,鸡鸭也是,黎寨这里,养狗的经验也很是丰富。
养兔子的经验一回回的,都没积累起来。死一窝就拿去卖了,下回有母兔,再来重新养一回。这样很慢,可不可以把一些有经验的人聚起来,大家一起养兔子呢?
养殖的时候,遇见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想法子?
这事难办,但他记得姚夫郎也是养过兔子的人,他俩可以合伙试试。
姚夫郎是寨子里长大的人,姚也是大姓,以后有问题,出去问也方便。
如今怀着孩子,他俩干不了太多重活,料理几窝兔子没问题。
他把想法说出来,问道:“安哥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俩搭伙养兔子?你家是不是也有母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