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声音的陆柳回头看去,露出疑惑眼神,他喊了一声:“哥哥,你在说什么?要吃豆腐吗?”
陆杨哈哈哈笑得好大声,说:“今天不吃了,改天再吃!”
罗家兄弟被这一瞬的气氛感染到,也跟着笑出了声。
笑一笑,心里踏实了。刚搬家的忐忑,对未来的迷茫,对会是拖累的担忧,都暂且放下了——来都来了,先过一年再说吧。
席面要等一等。谢岩会办事了,几家饭馆一起下定,让人派小伙计跟他走,七八个食盒送回家,都先垫垫肚子。
家里再收拾收拾,泡澡换衣裳,时辰就到了晚上,几家人结伴去饭馆吃。
陆杨按照人员熟悉度来分桌子,鲁家和罗家熟,他们两家拼两桌。
这是他请来的人,是他家人,他带着谢岩和娘在这边挤挤。
黎寨那边有兄弟帮忙送人,这里摆一桌,把黎峰安排过去招待。
陆柳那儿坐个来府城求学的黎飞,再把两爹带上,跟陈桂枝一起,把两个小宝招呼着。
顺哥儿和贺青枣没来,铺子还没到关门的时辰。
他们家关门比其他饭馆早一些,再坐一会儿,顺哥儿就带着贺青枣过来了,紧紧挤到陈桂枝和陆柳中间坐。
这一下真是热闹,陆杨举杯敬茶,说:“整条街都要被我们占了,再过不久,我们自己就能成个‘村’,就叫三水村好了!”
除了贺青枣,其他人都是三水县来的。叫个三水村,挺合适。
谢岩给陆杨夹菜,问他:“书斋的名字想好了吗?”
陆杨想好了,就叫“三水书斋”。
以后家里再添置其他产业,也以“三水”命名。
谢岩笑道:“你想名字都是这样朴实无华。”
陆杨喜欢这种名字,简单大方又直白。
好名字有好寓意,他想的简单名字也有用意。
他们就像一棵大树、一片树林,长得越高,树梢就离根茎越远。
以后他们走远了,也不用感伤。这一段距离,就是他们扎根的深度。
招牌交给谢岩来写,他们早早计划要开的书斋,终于步入正轨,即将开业。
陆杨还给鲁老爷子敬茶,笑呵呵道:“干爹,你看,我没骗你吧?你教我手艺,以后我带你挣大钱!”
虽然他没学到几分雕刻的手艺,跟木头不熟,连木头的种类都分不清,但他从鲁老爷子这里学会了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