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挂灯笼,张灯结彩,别处的商户凑热闹,门前多挂几盏灯笼,看起来比平时亮堂。更多的东西没有了。
有的商户可能会弄个彩头,大多数都没有。
元宵节这天夜里,只是比平常更亮堂罢了。
只是亮堂,陆林也想看看。
他在村里长大,村里入夜以后,都黑漆漆一片,家里油灯舍不得点,蜡烛多烧一会儿都心疼,家家户户黑灯晚,他还没见过亮堂的夜晚。
话说到这份上,陆杨就不劝了。
张铁不留宿,铺子里住不开。
陆杨跟谢岩是夫夫俩,他跟陆林两口子不好在他们炕上睡,陆林留宿,就在赵佩兰屋里凑合一晚。
过了中午,他们在铺子里吃一顿元宵,陆杨就跟谢岩带着猪崽和两坛子酱回家。
这阵子炒的酱,卖得少,送得多。
陆杨天天炒酱,都不够送的。
走在路上,他跟谢岩说:“不知柳哥儿元宵节回不回家,我跟他碰面,要好好说说这事。离得太远,说一个消息,好久等不到回信儿,实在不方便。”
谢岩挑着陆杨爱听的话说:“肯定会回啊,几个村子之间又不远,黎峰还有骡子车,跑一趟的事。”
陆杨听高兴了,心里明白,跑一趟的事,说得轻巧,人活着,哪能得闲?跑一趟简单,难的是没空跑。
他们用马拉车,比以往进村子快。
到陆家屯的地界,陆杨就没跟谢岩闲聊了。
进村开始,陆续有人跟他们搭话,说怎么这时候回来。
陆杨都好声好气的答:“初一的时候不是搬县里去了吗?还劳大松哥和二柏哥帮了几天忙,后来紧跟着开市了,在铺子里忙得脱不开身,就前几天,我们还上公堂,把之前的糊涂烂账解决了,这才空出手回家。”
前头的事,村里人差不多知道了。
没谁家大过年的还出工,陆松跟陆柏两兄弟见天儿的往县里跑,他们都看着呢。
这事他们不咋在意,就觉得陆杨心野了,都钻到钱眼里了,再紧要的事,能比给亲爹拜年重要啊?
听到后面,发现他们都上公堂了,一个两个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几乎所有人都重复反问,再才知道确实报官了。那几天不方便回家,要在县里等着官爷传唤。
好家伙,这两口子闷声不响干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