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苗让他放心:“哪有配不上的狗子?二黄本来也听话,你一天跑三趟,我家三两还管着它,跑不了。一窝住几天,该配都配了,就看能不能怀上狗崽。”
黎峰要抱一只养。
三苗听了就笑不停:“你来真的啊?”
黎峰眼馋,真要养。
三苗说:“那也不一定能生个威风的狗崽啊。”
黎峰:“……你快闭嘴吧。”
他们一行人进了城,街上刚刚聚起人气,各铺面陆续开门。
快到城门口,陆柳就用手套捂着脸蛋,问就说冷,他想藏藏长相。
上溪村离县城近,差不多时辰出来,陆杨会比他们早到县城,路上没碰见。
运气好,他们也没碰到陈老爹。
到了县里,他们先结伴去米行。
卸货结束,货款还是黎峰先拿着,他们回寨子再一起分钱。
黎峰计划送到米行的年糕有三百五十斤,上次买的糯米,出糕三百八十斤,他一斤没留,寨子里该买都买了,自家也有,都给捎带上了。
迟了几天,该有的礼数要有。
糯米的出糕率在那里,米行的掌柜过称看看斤数,心中满意。按照一斤十六文的价钱,给黎峰拿了六两银子和八十文钱。
黎峰还要买米和面,问掌柜的:“我要是长期买米面回寨子里卖,这个价格能再低一些吗?”
掌柜的知道他是黎寨来的,山寨人少那也是人,是人就要吃米吃面,日积月累的,不是小生意。
寨子里的人来买米面,也不是每家都让价。许多人还是散着买,在集市上,或者跟别人家换。
问个数,黎峰要的米少,面多一些。
他们开始种地了,各家交了粮税以后,先留足口粮,再才卖钱。
卖出去便宜,买进来贵,都愿意多留一些。他家都有谷子。也就是山寨里还有人家不靠种地养家,这里做个生意,不会太多。
新米少拿一些,糙米要多一些。寨子里养狗的人多,狗也吃人饭,新米贵,糙米便宜,人都偶尔吃一顿,狗子更别提。
面可以多一些,各家的面粉储备不多。吃完了到别家借,下次赶集买了还。这个生意可以做。
掌柜的让不了太多,每十斤让价三文钱。米面都一样。
黎峰再确定问一句:“是按照我的买价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