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直白,陆林哭笑不得。
陆林再催着他看看账本,陆杨只是简单翻了翻。
以后的事不好说,至少今年,陆林是值得他信赖的林哥哥、大掌柜的。不用看得太仔细。
这间铺面,承载了他的希望和起点。
他俩放下账本,前屋后院的都看看。
陆杨说:“房里的炕道不好,我们之前就睡得不舒坦,一直没修。这都立冬了,你们请人把炕道通通、修修,这样好过冬。铺子里就等过年再刷墙。”
陆林都记下来,再听陆杨说:“过阵子,黎寨的人会在县里开个铺面,你到时派个人过去帮忙,教他们叫卖、留客、谈价。有空多跟他们往来一番,以后会经常打交道的。”
陆林问他:“是你弟弟吗?”
陆杨摇头:“不是,他们也去府城。”
陆林懵了下,迟疑着问:“那二叔他们?”
陆杨垂眸,过了会儿才说:“我有安排,要跟我弟弟商量商量,还要看二老愿不愿意。”
陆林说:“家里就他们两个,静悄悄的,待着寂寞。你安排的,他们哪有不同意的?”
据他所知,二叔两口子自觉亏欠,凡是陆杨安排的,就没有说不好的。
陆杨笑道:“上了年纪,性子倔,到时再劝劝吧。”
陆林说:“你可以让我爹爹帮忙劝,他们常见面,有话好说。”
陆杨应下。
在铺子里再无别事,他看天色晚了,从铺子里拿些菜,就转道回家。
家里就两人一狗吃饭,两菜一汤的招呼,弄完就在灶屋吃,母子俩聊天,主要是说迁坟的事。
赵佩兰知道要迁坟之后,就在考虑了。
坟是一定要迁的,迁到哪里,以后还迁不迁,是个问题。
眼看着年底了,陆杨都开始忙活了,她也想明白了。
她跟陆杨说:“就迁年底这一回,以后不折腾了。我最近想了很多,记起来阿岩爹说过一件事,他说改换门庭,不是简单的四个字,需要一代代的经营。他之前就是想攒点家业,买些田,作为祖田,买些铺面,作为族产,这样家中子弟在外受挫,回家能还有温饱日子过。哪个孩子有读书的天分,不用为银钱发愁,家中供得起。他想落叶归根,也说县城纷争少一些,我们就在三水县留根吧。”
现在他们没有族亲了,他们这一支单独迁出来,自立门户。
陆杨听着连连点头,世家大族不是一日壮大的,他们一点点的攒家业,以三水县为根,慢慢壮大。
祖坟的位置,要请风水先生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