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含糊着,没点头也没说好,把人送走以后,好几天都没睡好觉,想了很多事。
他们没养过陆杨,陆杨都这样拉拔家里,陈家对陆杨有养恩,照理来说,陆杨应该对陈家更亲近的。怎么陈家还要特地到他们这儿,迂回着要他们这两个跟陆杨都没相处多久的亲爹去说情?
他们怎么想,都只想出一个结果——陆杨在陈家过得不好。
他在陈家过得不好,才会在嫁人以后,远着陈家。
他过得不好,王丰年跟陆二保心口堵得慌。
他们还没想好怎么说,只是见面了,陈老爹的事一定要说,免得那人闹到铺子里,让陆杨为难。
两人在屋里沉默,陆杨静静等着。
王丰年过了许久,才跟他说:“我们没养你,你也不用孝顺我们,是我们欠你的。”
陆杨有一阵没应声。
对亲情,他有渴望,也有过幻想。
他出嫁以后,也思考过这些关系,主要是他跟陈家的关系。
这是一团乱麻,他根本不敢正面碰。养恩大如天,他只能明确底线,不由着陈家索取。
后来经事了,再又去了一趟府城,他仔细规划了以后要做什么。陈家都是往事,他想都没想。
陈老爹无法恐吓他了,他还有谢岩做依靠。内心的恐惧消散,这一家人再普通不过。这样的人,陆杨这辈子见得多了,欺软怕硬,最好拿捏。
至于陆家两个亲爹,他们对他好,他就会回报。
不知什么时候起,他对于亲情的渴望淡了,对这头的挂念少了许多,各方面行事,更像是责任。说起来要回家,是他要回家一趟,而不是什么他想家了。
他现在有家了。
话挑明了说,陆杨心里情绪复杂,他没多少酸情,实话实说道:“我没埋怨你们。”
这样穷的家,这样苍老憔悴的人,这样沉默老实的性格,犯不着跟他们置气。
这句话足以让王丰年泪如雨下。
陆杨挨着他坐,跟他说:“其实你们不用想那么多,我们住得远,我忙得很,也不会经常回家。我跟柳哥儿感情好,家里最好和睦一些。谢家亲戚不靠谱,我不想当绝户,所以要拉拔一些陆家的亲戚。什么孝顺不孝顺的,扯不到那么远。你们没扒着我要吃要喝要银子,这就是平常往来罢了。”
陆杨不留了,走到门边,他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每一步路都没白走。”
王丰年叫住他,还想把修房子的银子给他,陆杨挑挑眉:“你们不打算认我?”
这肯定不会的。
王丰年说:“我们手里还有些银子,够用的,你做生意不容易,身子又没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