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眼眸很快便蓄起一汪泪水,姜绾小声抽噎,问道:“父亲是不是又将贴身的玉佩送人了,这回是谁,是府里的侍女,还是哪家的小姐!”
姜静行微愣,不是,怎么又哭了!
姜绾也不想哭,可她就是觉得委屈。
长久的不安让她终于问出那句话。
睁着水润的杏眼,她抽噎道:“父亲,是,是不是养了外室?”
老大的心思,有谁懂。
原来人在被吓到的时候,真的会屏住呼吸。
听明白女儿的意思后,姜静行只觉脑袋翁的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此时她真是有口难言,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姜绾坐在一旁哭得真切,看父亲不说话,便只当是默认了。
她不是傻子,与父亲朝夕相处下,她怎会察觉不到家里的变化,有时是书房多出来的书籍,有时是家里主人不知因何缘由的好心情。
更别说前段时间父亲每日都要出门访友,夜间才能归来,可连去哪都不说一声,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而且,谁家有那么多友人要见!明明就是去见外面的狐狸精了!
姜绾越想越伤心,瘦弱的肩头止不住的抖动。
为什么父亲身边总有那么多人,若是父亲娶了续弦,会不会就将答应她的事抛之脑后了。
姜静行在经历过最初的手足无措后,很快冷静下来。
而与她历经世事的淡定相比,平日里冷静沉着的姜绾,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正如姜绾口中那些半真半假的话,虽是欲博姜静行心软,可亦有一半是真。
她从小穿金戴玉不假,称得上要什么有什么,可就算朴家对她再好,也改变不了她十多年寄人篱下的事实,为何会养成一副不愿吃亏的性子,只是因为身边恶意太多,早早便让她看透人性。
不过,这一切只是对外人,面对从小便盼着能团圆的父亲,她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害怕被抛弃,总是忍不住胡思乱想。
门外的侍女们听见小姐的哭声,忍不住互相看了看,可谁不敢问不敢说,只好垂首装个木头人。
姜绾不顾仪态地大哭,像是要把从小到大,心里所有的委屈不安都哭出来。
这次姜静行没有拿出耐心来哄人,只是微微皱眉,静静听着耳边的哭声,好似根本不为所动,可若是仔细看,便会发现她端着茶盏的手抖了一下。
许是意识到自己瞬间的失态,她搁下手中茶盏,缓缓以手掩面,遮住眼中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