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事情摆到了女帝面前。
承桑茴听后笑了,笑容遮掩不住,将事情丢给了谢蕴。谢蕴却说事情多,不肯接手,踢皮球般踢了回来。
承桑茴这才召见鸿胪寺卿商议一事。
鸿胪寺卿却说:“郡主承桑梓年龄适合。”
承桑茴依旧在笑,“谢蕴提议的,还是那位祖宗知会你的?”
鸿胪寺卿低头,“回陛下,是臣自己想出来的,倒不如将郡主召回京城,封为公主,和亲羌族。”
承桑茴听后,没有拒绝,也没有赞同,只陷入了沉思中,
鸿胪寺卿颤颤惊惊地等着回复。
许久后,承桑茴摆摆手,道一句:“朕想想。”
鸿胪寺卿退回去了。
承桑茴去找谢昭宁,她在学着包粽子,端午在即,都在包粽子了,只她手艺太差,一个都没有成型。
粽叶被折烂了,堆在一起,瞧着十分可怜。
承桑茴坐了下来,挑了两片好的叶子,抓了些米,放了颗红枣,三两下就包成了。
谢昭宁看得目瞪口呆,承桑茴递给她,得意地说:“我家先生教的。”
“你家先生竟然还会这个。”谢昭宁折服,想起自己家里那位先生,她摇摇脑袋:“我家先生不会。”
谢承桑茴笑了,又给她包了一个,说:“你家先生会花钱,我家先生会赚钱,能一样吗?”
这句话说到了重点,谢昭宁说:“她盘了两个铺子,都关门了,我给关的,没什么前景。”
承桑茴笑了,笑得像个孩子,“她不适合做生意,朕也不会,朕心知肚明,所以朕不碰。你家先生没有自知之明。”
谢昭宁却说:“没有天生就会的,学一学就好了,我可以教她。”
“是吗?那你就努力教,希望她别给你败光了。”
说话间,第三个粽子包出来了,承桑茴递给谢昭宁,“要几个?”
“四个、不对,一人两个就好了,要不然你包八个,留两个给太傅送过去。”谢昭宁算了一番,最后定在八个。
承桑茴难得听她一回,接连包了八个粽子,大小一样,排排堆在一起,瞧着很喜人。
谢昭宁爱不释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您的手可真巧。”
“是吗?你家先生的手不巧吗?”承桑茴揶揄一句,接过宫娥递来的帕子擦擦手,扫她一眼:“要么你学,要么她学,你二人总得回一个,取长补短。”
谢昭宁点点头,“明年我和您学。”xf
承桑茴直接取了四个回来,留四个给她,算是仁至义尽了。谢昭宁收下四个,让宫娥收好,回头送到相府去。
宫娥们陆续进来摆膳,母女二人难得心平气和地在一起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