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等了日,散军门察觉不对时,起哄要走。
“没有粮食,你们是想饿死我们吗?”
“就是,来时说的好好的,这个时候说没有粮食了。”
“那是人吃的吗都是些水,怎么吃饱肚子。”
听着主帐外的叫喊,谢昭宁深吸一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也没有办法。
她吩咐下属:“愿意走的就走,不拦着,再通知一声,粮食五日后就到,随便他们去留。”
下属们出去传话了,叫嚣声小了些,五日之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她也只能等。
原地等了五日,依旧不见粮食。
同时,秦思安于约定的时期晚来一月了。谢昭宁算着日期,心急如焚。
雪依旧没有化,大雪封路,进出艰难。
散军们走了大半,探路的宋知路跑了回来,带回来一女子。
谢昭宁震惊,“一月。”
一月拍拍身上的大雪,笑说:“殿下等急了,我奉谢相的命令而来,巴邑辽阔,山地多,为防大军拖延,谢相命我先准备粮食送来。不瞒您说,我们奉您的命令来巴邑买粮,知晓巴邑与朝廷一战,粮食都留在了封地内。您派人随我去取。”
救命稻草的到来,让谢昭宁松了口气,立即下令:“点兵千人,随一月去取粮。”
“粮食就在附近,我们挖了个地道,埋的粮食,我来时见过秦大人,大雪封山,她们被困住了,正在极力赶来。莫慌、莫慌。”一月爽朗地笑了,“殿下好能耐,还能撑足一月。”
“别说笑话,快去取你的粮食,我都快疯了。”谢昭宁将人往外推,“我盼你盼得眼睛都要瞎了。”
“别瞎,谢相等着您回去呢。”一月打趣小祖宗,“来时谢相说了,让您保护自己。”
谢昭宁没心思听这些情话,推着人赶紧走,那么多人等着吃饭,情话回去再说。
解决粮食,谢昭宁派人去接应秦思安。
秦思安延迟了四十天才与谢昭宁汇合,气得谢昭宁见面要打人,秦思安伸出自己有冻疮的双手,“祖宗,你们三千人快行,我们三万人徒步走,雪山那么高,我们都翻过来了。”
“行了,回京与你算账。”谢昭宁来不及生气,拉着秦思安与几位有作战经验的将军们入营。
宋知路去探路,将大致的情形都摸了一便,汇成舆图。
谢昭宁说:“我想过,散军最容易收拾,人少,没有粮食,不用打,直接恐吓就可以。我们收服散兵,再去围剿王军,顾春和在等我们。你看,我们分开走,朝巴邑王军进攻。”
谢昭宁摸索了近乎两个月,早就这里摸索透了,她又去了王军,知晓王军的大致情况,分开围剿,必然会省利。
秦思安颔首,“听殿下的,整顿三军,分开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