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茵不可置否。
沈听宜看着她,漫不经心地问:“所以,娘娘是在疑心姜御女并非自缢吗?”
唐文茵手下微微收力,神情难掩错愕,半晌轻声:“昭贵嫔聪慧。”
沈听宜淡淡一笑:“并非妾身聪慧,是娘娘聪慧才是。娘娘当初将姜御女的尸身带回承乾宫,只是因为悲痛吗?之后娘娘还传召了太医,妾身便想,娘娘这样做,应当是发觉了什么吧?妾身还听闻,娘娘将宫里一位宫女送进了宫正司,赐了死罪。宫中谁不知娘娘您最是有善心的?起初,妾身还以为娘娘这样做是因着姜御女的死,可如今细细想来,娘娘此举恐怕还另有深意。”
她说得云淡风轻,可字字句句都让人毛骨悚然。唐文茵望着她,神色有些复杂:“昭贵嫔倒是将我看得很清。”
她不解:“昭贵嫔既然知晓我今日让你过来所谓何事,便也该知道,来与不来,全凭你的心意。即便你不来,我日后也不会向你旁敲侧击,况且,你向来也不惧怕我的身份。”
不管是得势还是落魄时,沈听宜待她一向尊敬有礼,并不是畏惧她的高位身份,言语间分寸恰当、不卑不亢,她甚至隐隐觉得沈听宜对她有着莫名的信任和好感。
沈听宜轻轻垂眸,望着桌案上褪了漆的一角,眼睫微颤。
是啊,她为什么这样呢?
或许是因为想到了从前陷入困境的自己;或许是因为她的善意,无意之中给了她一丝慰藉;或许是,她内心里其实在羡慕她吧。
身为高门贵女,她是为了家族入宫,即便没有恩宠,她也可以在宫里固守着一颗心,无忧自在地活着,她甚至可以选择置身事外,远离那些算计和阴谋。如从前那样,只要手上不沾染权势,她可以一直好好地活下去。
若非因为她的改变,唐文茵或许还是前世那个单纯温和、爱憎分明却活得清醒的明妃娘娘。
是她,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影响了她的命运。
所以,没有为什么。
在这宫里,唐文茵是她唯一让她感到愧疚的人。若非她撺掇徐梓英“自缢”,唐文茵便不会因此受到牵连,姜瑢也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没有她,后续种种,都不会发生。
只是,如今徐梓英活得好好的,而姜瑢却不在人世。
她救了一条命,却还了另一个人的命。
“娘娘呢?娘娘让妾身过来,不也是娘娘自己的选择吗?”
剎那间,她敛去所有的心绪,稍稍抬眸,神情从容而恬静,“娘娘选择了妾身,妾身也选择了娘娘。”
唐文茵不禁失笑:“是啊,你说的是。”
所以,无需再试探。她们,本就是互相选择,互相信任。
四目相对,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
沈听宜从承乾宫走出来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汝絮等得有些焦急,一见到她就问:“主子怎么与唐妃说了这么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