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夫子泉下有知,定然会很高兴的。待他学业有成,一定会带着这份荣誉亲自去给夫子磕头上香,感激他当年的悉心栽培。“爹,进去吧。”顾云冬轻声叫他,见他一直站在那两面墙上看着那些名字,似乎想要在上面寻找自己曾经听过的人一般,她忍不住笑道,“爹的名字将来也会出现在这面墙上的。”顾大江一愣,回头看着女儿亮晶晶的双眸,失笑道,“你对爹倒是有信心。”“那当然,我爹多厉害,是吧?”顾大江顿时心潮澎湃,就算为了女儿这句话,他也一定要通过齐山长的考核,在天海书院入学,参加科举,把名字深深的刻在这上面。他微微抬起头,转身大步的朝着大门走去。看守书院大门的门房早就看到他们一家子了,只是并没有上前询问。其实天海书院时常有人跑过来,就是为了瞻仰石墙上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即将赴考的学子,仿佛来看一眼自己就能高中一样,门房已经习以为常了。直至顾大江一家子迈上阶梯走过来,他才诧异的扬眉。“劳烦大爷通传一声,学生是来拜访齐山长的。”齐山长?门房愣了愣,就见顾大江拿出一张拜帖来。这也是秦文铮给的。天海书院就算看门的也是识字的,看了看拜帖上的内容,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顾先生,山长先前有交代,你们随我来吧。”顾云冬和顾大江对视了一眼,果然,秦文铮应该有先一步给齐山长去过信。一家子随着那门房进了书院,绕过门前的影壁,正对面便是一个广场。门房带着他们走过广场,便见到一座祠堂,祠堂里面供奉着孔子石像,很是庄严肃穆的样子。穿过祠堂便是一座登科桥,再往里面便是讲堂了。顾云冬还隐隐的听到学子朗朗读书声,不过门房并没有带他们往讲堂那边走,反而绕过旁边的长廊,往右侧走去。这边过去应该是校舍,走过之处绿荫葱葱,环境清幽,跟之前讲堂那边的严谨气氛完全不同。置身其中,让人瞬间心情舒畅起来。“再过去那座桥,便是山长所住的缘庐,老汉就送到这了,诸位自便。”说完就走了。顾云冬看着不远处的缘庐,心里暗暗的想,还真的是自便啊。顾大江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抱着顾云可先走上了桥。顾云冬和杨氏随后跟上,薛荣没过来,在外边守着马车。一行人才刚走到缘庐的门口,没来得及出声,里面便传来了一道声音,“进来吧。”他注重养生不行吗顾大江愣了愣,只觉得这道声音有些过于年轻了。走进去一看,果然里面坐着一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的男子。但该男子一身长袍,续着短须,倒是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男子看了他们一眼,笑道,“你便是顾子承吧?”顾大江,字子承,是当年老秀才还未过世之前给他取的表字,是希望他能承受住生活中的那些不公平磨难,将来越过越好的意思。男子又说道,“老夫乃天海书院的山长,来,先坐吧。”顾大江看着他努力镇定的模样,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说道,“在下顾子承,这是我的家人,还请兄台告知山长在何处?”男子皱眉,“不是说了吗?老夫便是齐山长,你有何可怀疑的?”“兄台……太过年轻了些。”齐山长怎么说也五十多了,这位尽管留了胡子,可看起来也没到那个地步吧?男子有了一丝不悦,“老夫不过是平日里注重养生,所以显得年轻些而已,怎么就成了你怀疑的理由了?”顾大江想:要是你不要那么坐立难安眼神漂移神色紧张的话,或许能更有说服力一些。看来齐山长果然不在,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学子,竟在山长的缘庐里恶作剧。顾大江摇摇头,“既然山长还未回来,那学生便在外边等一等罢。”他说完,抱着顾云可重新往门口走。才刚迈开步子呢,就听到后面突然哗啦啦的一阵响,伴随着一声,“等一下。”的声音。屏风后面猛地出来五六个人,全都穿着书院学子服饰,年纪不一,最前面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看着像是带头的。他立刻跑到顾大江的面前拦住他,“等等,谁让你走了?”“你是?”“我姓齐,你要找的人是我祖父。”少年微微抬着下巴,他身后的人立刻也围拢了过来。顾云冬还隐隐听到几声他们之间的窃窃私语,“我就说嘛,蔡兄跟山长相差也太大了,根本就唬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