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牧屿,你带何通去盛都附近这些镇,带上人手,稳定情况,注意安全。”
“文而旦,你当后勤,将孤今日说的都整理出来,他们日后往来,实践得什么更好的经验、吃了什么亏也都记下来,写了折子往内阁递。”
“是。”文而旦严肃恭敬道。
而后就各忙各的。许多福一通吩咐完,王伴伴提醒:“殿下该用午膳了,今日吃凉面。”
天气一热,许多福就爱吃凉的,但御膳房不敢天天做凉的相关的,隔三差五的来,今个吃凉面,许多福该高兴,此时却长长叹了口气,说:“伴伴,这明明是好事,唉。”
对百姓而言是好事,但对大门阀来说那就是掏人家老底。
王圆圆见殿下愁眉不展,也心急,但他对政务一窍不通也不知道怎么哄殿下,便说:“时日还早,不然请严少爷来一起用膳?”
“这个点了,严津津肯定吃完了午睡,算啦别吵他了,我自己吃,叫膳吧。”许多福道。
王圆圆高兴,吃饭就行,殿下一吃饭什么不痛快都忘了。
果然凉面上来——十多样浇头都装在小碟子中,光是面条主食就有四份:杂粮面,粗细不等,还有米粉米线,都是过了冷水的,碗底一小口,能让殿下多吃几个口味。
碟子小碗摆了一桌子,许多福一看来了兴致,说:“先来一碗麻辣牛肉丁米线。”
“我还要鸡丝凉面,放点韭菜花,多来一勺醋。”
御膳小太监闻言给殿下拌面条放佐料。
许多福一连吃了十多碗,真不是他能吃,而是面条米线就一口,吃了十多碗才七七八八饱,于是不吃了躺床上睡会,睡前还在想:早知道就叫严津津小同学来吃饭了,凉拌面条米线真的好香。
崇明大殿那儿大锅灶到底比不上他的膳房。
又想:不知道兆家情况如何,希望那些人听到他的名头能收敛些。
兆老爷猜对了,那些人怕被严查当然是要料理干净痕迹,派了人抓兆家一家,打算胡乱给兆家安个名头,兆老爷搬出太子殿下也不管用——这些人倒打一耙,说兆老爷根本不认识殿下,还借殿下威风阻拦土改,要抓兆老爷下牢。
来人众多,将兆家围堵住,清点完人数,镇上有人喊:少了兆子和。
兆子和是谁?
兆老爷的二儿子是个秀才。
这下这批人怕了,应该是走漏了风声,万一兆子和真跑到盛都去找太子殿下求救,兆家这么多条人命,他们哪里敢下手,本来是计划威逼利诱屈打成招,将兆老爷多关几年,事情闹大了,惹出民怨,让百姓们阻拦土改,等事情定了,以后谁知道兆老爷这等小人物是真阻拦土改还是假阻拦?
结果,这、这如何是好?
……
等许凌官带人赶到,长兔镇不复以往繁华,家家户户院门紧闭,有人好奇开了门缝,见许凌官一行人带刀‘砰’的一声又给关上了,还是有人看到许凌官身边的兆子和,才缓缓开了门。
“二爷,你去哪了?怎么才回来,快去看看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