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了稳婆也得叫郎中过去盯着稳妥一些。
文而旦很听殿下的话,当日回去就花银钱请了郎中这几日多留心一些他家中情况。
文家儿媳还纳罕,怎么公公如此折腾了,生孩子她也不是头一遭了,真是怪了。虽是这么说,儿媳也没反驳,都听公公的话。
公公是十里八乡唯一考出来做了官,在盛都立足的读书人。
过了十多日,文而旦拎着两篮子红鸡蛋到了东宫当值,一篮子送给了殿下,一篮子几位同僚分了分。他本来觉得拿鸡蛋有些寒酸了,谁知道殿下很是稀奇。
殿下说:哇这鸡蛋真是红的,生的熟的?熟的,那我先吃一个。
文而旦提醒,红鸡蛋有些咸,他们村的风俗红鸡蛋还腌过。
殿下:伴伴,我要一碗白粥。
当日殿下用了红鸡蛋下粥做早饭,还夸说好吃,鸡蛋是麻酱流心的,口味适宜,不是特别咸……文而旦听了脸上褶子都松快了,殿下喜欢就好。
那日下值回家,王总管送了他添丁之喜,有一道长命锁牌,银的,很小巧精致,其余民间送的几样,不过东宫出的东西,便是红糖都比外头红糖颜色好味道好。
添了丁,手里有些余钱的文而旦在宁武六年十月搬家,不是买的宅子,租的,就在西坊这片,是座大的二进宅院,比以前老宅子距离太极宫要近一柱多香车程。
文而旦让老妻接着睡。
蒋氏说:“人老觉少,你今个上早朝,等你走了再睡也不迟。”
老两口起来穿衣。蒋氏见外头天黑乎乎的,“今个也太早了。”
“不早,等乘车过去也得丑时末,宫门前还要搜身列队候着,昨日温大人同我说,今日早上别吃汤汤水水的,若是饿了吃点肉干带身上。”
蒋氏:“温大人人真不错,处处提点你。”
“是不错。”
老两口闲聊,文而旦官服穿上,肉干早已备好,蒋氏将肉干装在荷包里递过去,文而旦接了,又吃了半块窝头,他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最初以为当了官顿顿精米白面吃,结果做官这些年,反倒是喜欢吃以前村里那会吃的东西。
窝头糙,虽是软的热的,但还是糙了些。
文而旦噎的不行,蒋氏给递水,文而旦也不敢喝,愣是硬生生咽下去,而后粗粝声说:“今日早朝不是在东宫,在东宫清闲犯了小错,胥大人严厉纠正了错就好,不会太过责备,但要是上朝出了篓子,堕了东宫殿下名声,我是汗颜愧对殿下。”
蒋氏就不敢劝了。
殿下是位好太子。
文而旦吃过就上了马车,到了太极宫寅时初,宫门口还没有官员,他来的最早,等了一炷香时间,断断续续来人了,文而旦一看,都是他们东宫的。
何通第二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