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性格刚强,王桂英对三个孩子也是粗生粗养,从不惯着孩子,只要孩子犯错,打骂都是常态,三个孩子都是被她打骂长大的,不会不记恨她,相反还体恤她,知道她养着他们三人不容易,他们每次挨打挨骂也是自讨苦吃,有缘由的。
王桂英心里已经认可乔希瑶做自己儿媳妇,尤其乔希瑶今天大老远的跑来看她,礼数周到,两人说了几句话以后,王桂英就发现乔希瑶虽然长得娇娇嫩嫩,漂漂亮亮,但性子十分懂事善解人意,也没有像其他女知青一样,表面对她们这些乡下人客气,实际暗地里瞧不上她们,觉得她们是乡巴佬,泥腿子,从骨子里鄙夷她们。
她以前不觉得那些知青好,现在仔细想想,她儿子看上的闺女,那指定是顶顶好的。
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要一个人在黑漆漆的夜晚中回石水村,先不说安不安全的问题,这姑娘的胆子可真不是一般大啊!
解堰语气有些无奈道:“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您说话不要再向您年轻时候那样暴躁行不行?我心里有数,不会让她一个人回去的。”
“你心里有个屁数!”王桂英拿眼瞪她:“你长再大,在老娘眼里,也是小孩子,老娘骂你,你就得给额受着!额问你,你跟那乔希瑶是咋回事了?她怎么莫名其妙跑那么远来看额,你俩是不是处上对象了?”
“妈,我回头再跟您说。”眼见乔希瑶一溜烟地跑没影了,解堰心里也是焦急的不行,扔下这句话,抬脚大步往楼下跑去了。
王桂英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问站在病床给她削苹果的解嫣:“你瞧你哥那着急慌忙的样子,咱们是不是从没见过,你说他俩是不是处上了?”
解嫣把削好的苹果一分为二,递一半到她手里,自己拿着另一半的苹果咬一口,感受到苹果那脆甜多汁的香甜口感在舌尖上绽放,她说了一句好甜啊,这才回答王桂英的问题:“妈,甭管他们处没处上,他们年轻人的事情,您不要多插手,顺其自然,等时机成熟了,他们自然会告诉您。您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个儿的身子养好,别再为了那些莫须有的事情,再把自己给气晕了。您要气出个好歹,以后二哥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子,他们年轻夫妻不懂得的带孩子,娃子弄得整天哇哇哭,那可怎么好,您这个当婆婆的,不得帮忙带孙子孙女啊。”
“对对对,你说得对,额可不能因为一些没脸没皮的人气坏自个儿身子,额得活得长长久久,帮你和你哥带孩子呢。”王桂英吃下手中的苹果,不住的点头:“这乔希瑶是真有心,买的苹果又大又甜,味儿是真不错。”
“妈,我才十五岁,离法定结婚年龄还早着呢,生什么孩子。”解嫣听到她说帮带孩子的话,脸上一红,耳朵烧热,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那位远在边疆给她写信的战士。
算算时间,她的信也该到他所在的部队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什么时候再给她回信。
王桂英道:“这有啥,我在你这个年纪,身边不少同龄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我要不是你爸去当兵耽搁了几年,我也会在这个年纪结婚。什么法定不法定结婚的,姑娘家长大了就得嫁人,得有自己一个家。当然了,妈也不是那种老古董,你要想找个合心意的人嫁,妈也支持你,不过得让妈替你把把关,你要不想嫁,妈也可以养你一辈子,左右妈银行折子里的钱多着呢。”
那钱是她嫁那口子,还有老大牺牲后,国家给的抚恤金,还有她多年攒得钱,而解堰的退伍费、他当民兵连长的工资,她是一分钱都没拿,让解堰自己存着娶老婆。
目不识丁的王桂英能有这样的觉悟,不逼着女儿出嫁,解嫣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伸手挽着王桂英的胳膊,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撒娇:“妈,我就知道您对我最好了。”
王桂英摸着她毛茸茸的脑袋,微微一笑:“额就剩你和二哥两个孩子了,额不对你们好,对谁好。”
乔希瑶委委屈屈地跑出了医院,沿着街道往石水村方向行进。
这会儿虽然不是很晚,但因为天气寒冷,县里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呆在家里,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火取暖,又或者早早的洗脚上炕床入睡了,大街上基本没有行人。
寒风瑟瑟,乔希瑶裹紧身上的衣服,脚步匆匆地往县城门的方向走。
这年头的县城,不像后世有路灯,许多地方都还没通电,人们用电也很节约,到了晚上就睡觉,鲜少在夜里出来活动,县里黑黢黢的一片。
乔希瑶也知道自己一个长相漂亮的女同志,独自行走在外有多危险,因此她特意走县里敞亮的大道,这样就算遇到什么危险,她也可以大声地喊救命,吸引好心人来救她,同时也可以寻找机会逃跑。
当她穿过一条大街,经过一家国营饭店时,里面出来四个脚步踉跄,勾肩搭背的男人,嘴里一直嘟嘟囔囔说着什么哥俩好,喝高兴的话,一看就是喝了酒,还醉的不轻。
乔希瑶隔老远都能闻到他们身上浓重的酒味,连忙往前走,以免被他们缠上。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今天出门出得急,没戴头巾,只围了一条围巾,身上穿着之前她妈妈给她邮寄的新羊毛大衣,大半张俏丽的小脸露了出来,身段又特别的玲珑,
走起来路来像电影里大上海里的女明星,看起来格外有气质,格外漂亮,很快吸引了那四个男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