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个时辰后。
陈珩远远望见了一座耸立天地间的神岳,遂缓将剑光一收,停在了云头处。
举目看去,只见青山叠翠,碧岫笼云,其众多崖角巍峨之态,好比虎踞龙蟠,四面不时有猿啼鹤唳声音传来。
群青共辉日争光,远水与山光斗碧。
明媚秀奇,实是一派风光大好!
而此时陈珩见整座齐云山被一层朦胧彩烟所罩,虽极是稀薄,可看清山景。
但各个峰头上的人影,却难以察得他们眉目的具细模样。
且在行到了此间时候,常人若还想前继续前行,直至登上齐云山。
自四面八方,便皆会传开一股磅礴阻力,束缚身形,愈是向前,那股阻抗力道,便也愈大。
足有拿山摇岳的势头,叫人寸进不能!
陈珩心知此必有异,便也视线一转,往下空看去。
而很快,他便在东处的一座土丘上,见芦蓬高扎,悬花结彩,香气氤氲。
数十个羽衣道童立在左右处,手捧玉简,似在等候何人的模样。
此时见陈珩按下云头。
土丘上,一个羽衣道童脸上含笑,主动迎了上前,稽致礼,道:
“这位师兄可是要登齐云山,去参与大比?师兄有所不知,今番的规矩却是改了,不再是如往常几届般问难对答,需得费些心思,才可近得齐云山处呢。”
“哦?规矩改了?”
陈珩神情略动:
“还请这位童子赐教。”
而那羽衣童子见陈珩态度和蔼,也是心下欣喜。
他也不废话什么,嘴唇翕动间,便是道出了一番言语来。
……
原来这四院大比历届时候,在开场之前,皆是会被玉宸派的上师长老刻意布下些考验。
以此淘汰去那些鱼目混珠之辈,不使他们上场闹出笑话来。
远不是诸弟子只要有心,皆可以随意来这齐云山上参与大比,出入自由,往来无忌。
不过往年几届大比时候,只是由一位玉宸长老坐守山前。
诸弟子若欲上山斗法,需答对那长老抛出的一桩道疑,唯有答得妥帖无误,才方能赚来一个上山的资格。
不过在今番,那考验内容却是一改,不再是由玉宸长老来出题考校。
而是需诸弟子亲身入得大阵当中,接连斗败三名随机出现在面前,同样是来参加大比的同门。
唯有三场全胜,又经过一番心识幻象,才可出阵离去,进入到齐云山之中。
但若是斗法落败。
哪怕仅是输了一场,也需重新重头来过,再次入阵来寻机会。
似这般考验,同那问难对答比起,可是难度提了不止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