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o章跟树懒一样
杨晴脸色也不是太好看,她自己很清楚家里公司的情况。
所谓的黑科技,其实不过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罢了。现在必须要与外国公司达成合作,这样才能继续在国内捞钱。
随着新闻报道的增多,国内的项目被查的次数也愈频繁,必须要弄点真家伙进去才行。
按照杨丹和杨顶天的想法,他们觉得可以在国外随便找个公司,做个假的数据或报告就行,毕竟国内的人也不太可能出国去调查。
但杨晴却不这么想。
为了公司未来的展和杨家的屹立不倒,还是需要正规盈利才可以的。
杨家公司的废物转化率确实高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但远远未达到资料上宣传的那种惊人效果。
而且,新庐地区并不靠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业务扩展。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杨晴还特别在沿海地区购买了一个工厂,希望能够借助那里的地理优势来进一步展业务。
然而,如果与阿村的合作谈判失败,不仅会导致未来的投资受阻,之前投入沿海工厂的资金也可能付诸东流。
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其实,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不是ethan迟迟未答应合作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障碍在于土澳官方并未给予同意。
杨晴在推进这个项目时,并未事先征得土澳官方的允许,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疏忽。
作为一个华国人,且没有在土澳长期生活过的经历,她对土澳的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了解不足,这也导致了她在处理此事时的失误。
杨晴不由自主的看向旁边的一个青年。
她来这里,自然是有当地的介绍人协助,要不然的话连与ethan见面都难。
“咳,要不这样。我们先签定个协议,对外声称达成了战略合作……”青年看到杨晴那求助的眼神,只能主动出来说话。
他明白杨家的目的,所以直接就想到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法。
“协议?你别以为我没和华国人做过生意,我们之前的废物就是运送到华国的,你那些小心思最好还是收起来吧。”ethan直言不讳的警告了一下对方。
什么狗屁协议,这玩意在某些方面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居然把他当成没做过生意的猴来耍。
“你不是说有关系的么。”
“我也没想到会这样难搞呀。”
见ethan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杨晴皱着眉指责起身旁的青年来。
这个青年刚毕业没几年,自己想做些大生意,奈何手上没有那么多资金。
好在,他也在阿村呆了很多年了,还认识不少人。
于是乎,就把想法打在了牵线搭桥这方面。只要促使两家合作成功,他就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居间服务费。
然而,他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在土澳,这种涉及环境保护的产业审批是非常严格的,往往需要两国相关部门共同点头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