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
【明朝险些半壁沦陷,甚至亡国。】
原文在六#9a书吧看!
【这是土木堡之变经常会被一笔带过的一点影响。】
【原因很简单,这一点几乎没有生实际作用。】
【再加上土木堡之变未能改变明朝对周边政权的军事经济优势。】
【所以传统史家往往也就点到即止,不会深入阐述。】
【但是,归根到底,这才是土木堡之变最重要的影响!】
【衡量影响重要与否,一方面要其涉及面多广、是否持久。】
【另一方面也要看其是否致命、是否已经到了所谓的历史转折点上。】
【而在古代中国,还有比有可能改变国运更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吗?】
【而土木堡的影响没有扩大成宋徽宗那样,只因朝堂上也站出一名类似李纲的大臣。】
【他叫于谦。】
……
天幕上。
太和殿。
一身蟒袍的王爷坐在高位,脸上表情游移不定。
底下众臣吵吵嚷嚷。
一名大臣对上位行礼道:
“殿下,我昨日观天象,对照历书,现有大劫,此乃天命难违,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话一出口,一片附和之声随之响起。
“徐侍讲所言极是,如此危急之时,保住国体事大!”
“对呀对呀,况且太后年事已高,怎可受此惊吓?南迁后稳住后方,再行对策方为上策。”
“是啊,而且三大营精锐尽失,即便京中百姓众多,赤手空拳对付瓦剌铁骑也是笑话。”
话一出口,认同之声更是蜂蛹而起。
坐在上位的亲王面有意动。
……
大明·宣德时期
“咳咳咳!”
朱瞻基猛烈的咳嗦着。
“咳咳!徐珵!”
“妖言惑众之辈!”
“咳咳咳!”
此时南迁就是步了宋朝后路!
……
“主张南迁者,可斩!”
一声怒喝在天幕中响彻。
怒吼者走出列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