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能看出朱棣对民生治理的在意了。
但这一条法令的漏洞也太大了。
若是后续的皇帝没有针对其做出专门的监察规划。
那这就是一条能通天贯地的贪污大道。
“心是好的,令是好的,可惜办事的人不一定是好的。”
……
【在很多救灾的制度上,朱棣是过朱元璋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废除了明朝陪纳制度。】
【所谓陪纳,就是指一旦乡村生农民逃亡事件,那么没逃跑的农户便要分摊逃跑者的赋税徭役。】
原文在六#9a书吧看!
【在老朱眼里,这招可让农民互相盯着阻止逃跑之事生,而这招也的确十分方便有效。】
【但朱棣现了一个问题。】
【逃跑的欠了税,没跑的替他扛。】
【那长此以往岂不逼着大家一起跑?全跑光了谁种地?】
【所以从永乐早期起,朱棣便传召各地,彻底废除这项制度。】
……
大唐·武宗时期
李炎算是看明白了。
“什么朱棣啊,叫朱补好了。”
“这是来给老朱的那些拍脑子制度来缝补丁的。”
“朱元璋这是什么异于常人的绝想啊……”
……
【于此同时,兴修水利也开始进行。】
【这一点倒是也没办法,朱元璋几次水利修建主要集中在海堤,内涝问题很严重。】
【尤其是江南一旦下大雨还容易闹灾。】
【而这时的江南已是明朝的财政重地,轻易闹不起灾,但偏怕啥来啥。】
【朱棣登基头一年,江南起了水灾。】
【从苏州到上海,全成了一片泽国,当地官员们大举抗灾却收效甚微。】
【朱棣这下起了决心:治!】
【征用民工十万人,选派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
【夏元吉也不含糊,经两年奋战,治水大军接连挖通了刘家河、大黄埔等支流河道,建立起密集的泄洪水网。】
【不但水道畅通无阻,更灌溉良田无数。】
【这也形成了著名的“黄浦夺淞”,奠定了现今吴淞江(苏州河)成为黄浦江支流的格局。】
【而这套水利工程,也是今天吴淞河水利工程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