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霈自然明白,点点头说:“如此,以后再一起听曲吧。高将军是词坛高手,若有玉田新声,还望赐作一二。”
晚宴后天空星辰淡薄。
高云桐望着天宇,最东边升起一钩新月,清光洞照人间。
他抱着缎匹,在马背上缓缓前行,心里提醒自己:虽然周蓼的这些消息能够把一切困惑都讲得通,但自己仍然不应该偏听偏信,朝中格局波诡云谲,而凤震卖国求位的说法实在太匪夷所思。消息一旦出去,他与新君就只有你死我活两条路可走;而若是因此而造成南北大乱,北地不肯服从汴梁,又将是国家的大灾祸,不啻于靺鞨来袭。
怎么处理才能寻到证据,不动声色稳步过渡对他一个从未在政治中打过滚的人来说,也太难了。
他一路沉思,不觉都走过了头。
等发觉不对,是个都巡检使喝住了他:“喂,兀那是谁?大晚上在御道上骑马乱晃?!”
他没有穿官服,看起来就是个平民,急忙下马说明:“我才回汴梁,还以为没有宵禁呢。”
都巡检使冷笑道:“都宵禁多久了!你又是多久没回汴梁了?你是何人?如今进出汴梁也是可以随意的么?”
突然手一挥,喝道:“押下说话!”
高云桐的胳膊被两个衙役擒住了,他一甩胳膊,这段日子在军中锻炼,膂力已经可以,顿时把两个衙役甩开了,其中一个还跌了个屁股蹲,捂着快要掉下来的帽子骂道:“贼攮的!敢摔你爷爷!”
高云桐不愿在这些小人物身上耗费时间,伸手去扶:“对不住,手劲控不住。您几位是府尹治下么?我是”
另一个衙役则指着他打断了才说了半截的话:“我看见了!他耳朵后面有刺上的金印!他是个贼囚!”
众人目光一凛,而高云桐未及解释。
那都巡检使退了几步护住自己,然后喊道:“快拿下!”
这下,差役们的腰刀、铁尺、木棍和皮鞭都亮了出来,腰刀在前,直指向他的头面和要害。
高云桐心里本来有些烦躁气,又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他鼻子里一声冷哼,颊边月牙随之而出,扬眉道:“我是太行义军统领高云桐,官家亲封的游骑将军。”
第202章
“高云桐”这个名字,本就曾因为弹劾章谊而名动汴梁官场、文坛;又因如今指挥义军在河东的几次胜利,汴梁民众更是视他如英雄。
几个差役相互看看,而后问:“你是……那个河东抗击靺鞨的高将军?”
仍然有些惊疑:“高将军进京来了?未闻官家有郊迎?”
高云桐只能苦笑道:“我区区五品的游骑将军,没有这样的待遇。”
倒是那个都巡检使又问:“当年因上书弹劾章谊而名震天下的太学生高云桐,也是你吗?”
眼界自不相同。
高云桐点点头:“是我。所以耳后有这青印,是为当年少年狂妄的后果。”
“不不!”那都巡检使不由叉手一拜,“如果弹劾章谊的是高将军,那就不是狂妄,那是敢为人所不为,敢为天下先!”
他甚至有些崇拜:“投笔从戎,而‘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我辈愿也,只是无从实现。”
高云桐道:“有一颗报国之心,就是真儒士作为。”
那都巡检使道:“今日能见着高将军,简直是卑职三生有幸!本不该耽误将军休息,不过近来官家命我们严查宵禁,谨防宵小。今日查将军的动静未免大了一些,可否请将军明日抽空到府尹衙门递帖,我们手续上也好消一消案?”
都巡检使今日想把高云桐抓进牢里蹲一夜都没有问题,现在只需他第二天去做个手续。高云桐忖度了一下,觉得自己此番入京不应该太过悄然,如果要为北伐造势,为晋王正名,自己该光明正大地拿出自己的才学和胆略在这里和新君打舆论之仗,和在河东河北与靺鞨军打刀枪之仗也差不太多。
于是他笃然点点头:“不错,我不会为难官人,明日上午来府衙拜会。请问如今府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