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娉娉冷笑道:“我看,可惜就可惜在南梁的公主你没捞着,不然,哪有我什么事!”把腰间他的手一拍:“起开,我要走了。”
温凌脸色难看了一瞬,接着问她:“你去哪儿?”
何娉娉说:“女人家的妒忌,你不晓得,我可了解得很。乌林答家的娘子,贵妃家眷,自然是金尊玉贵,岂能容得我这种人?少不得寻个法子或发卖、或弄死,我不躲出去,等着招眼?”
她见温凌似要说话,抢着又道:“大王不用跟我说‘放心’。我放不了心!男人我见的太多了!当面儿信誓旦旦,提上裤子就不认人的多得是!我不求您这会儿说什么‘非卿不可’的甜言蜜语,您只寻思,您父汗下旨拴的婚,有没有抗旨的道理?问完自己个儿这个问题,您再想想,若是乌家的小娘子要对我一个家姬不利,事后知道了,撕破脸得罪丈人家划算不划算?”
见温凌听她连珠炮似的问题都听呆了,何娉娉才突然落了两颗泪,梨花带雨似的,旋即拿手背一抹,倔强地说:“我太清楚我是个什么身份了!您要真疼我,这会子让我出门避避难,还好谈个来日方长,否则,不知道哪天就是我的忌日了。”
温凌半晌才说:“那,你打算去哪儿?”
何娉娉说:“永定渠那里的教坊,有好些会新曲儿的,我想去听一听、学一学。放心,人家知道我是冀王的家姬,也不敢冒犯的。”
温凌一方面怜爱她爱得有些昏头,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乌林答家的女孩子,说不定就和幹不思一样粗鲁残暴,说不定还真做得出来何娉娉描述的那些事。所以犹豫了片刻,竟就答应了何娉娉在析津府定然是无亲无故的,自己派着人陪着她,必出不了幺蛾子。
何娉娉出了门,上牛车时回眸望了望冀王府的华丽角门。她厚赏了门子,厚赏了御夫反正是温凌讨好她的金银,她不心疼。门子弓着背笑得谄媚:“小娘子放心,若是乌林答家的娘子来了,奴替您看清楚。”
御夫褡裢里塞得沉甸甸的,听着吩咐到了永定河边一座朴素的酒楼里,也是很巴结地为她张罗了听曲儿最便当的齐楚阁儿,叫了精致的茶点。
何娉娉嗑着西瓜子,目光从竹篾帘子的缝隙里朝下看。
见唱曲的歌伎把柳琴一拨,开腔便是《诗经籊籊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唱词古雅,但听者寥寥,有人喊着:“天天都要过来点这竹子歌!换首曲子,听不懂啊!”
这位歌伎似是私妓,笑着福了福,而后努嘴说:“那位先生出钱点的曲子,奴自然照样唱。哪位先生肯出钱,奴就按哪位点的唱。”
顿时有人喊:“来首《十八摸》。”
众人哄堂大笑。那歌伎翻了翻眼睛,摊手望过去。
自然也没有人出头来给这个钱。
何娉娉对身边的丫鬟说:“我出钱,叫那小娘子唱杜牧的《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的那首。”
丫鬟依言拿着赏钱下楼了。
一会儿,柳琴响起,这次是柔媚的曲子,诗歌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听众们笑着鼓掌,喊:“再来一首!”
那歌伎又一摊手:“哪位来点曲儿呢?”
这座酒楼里大多是市井平民来取乐的,自己出钱听曲不大舍得,只一壶茶、一碟瓜子,凑着听别人点的歌曲打发打发时间罢了。于是四处寻找肯出钱点曲的冤大头。
果然有个冤大头,默默坐在角落里的,不言声叫店小二递过去一串钱和一张纸条。
那歌伎接过钱塞进褡裢,笑眯眯道:“多谢沈官人打赏。”
调弦来了一首《雨霖铃》: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