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固态电池和脑电波编译对于下一步的研发,楚云天其实早已经有了计划。他将目光放在,外骨骼机甲,机器狗等产品当中最为重要的动力系统。而动力系统当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电池。当前哪怕是最为先进的锂电池。其能量密度也不尽如人意。每公斤的锂电池,最多只能蕴含03度电。就比如三元锂电池,其能量密度就是200~300wh每公斤。比起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要高。但是相比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会比较低。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案。那便是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相比较于传统的锂电池,不仅能量密度要高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内部的电解质和电极都是固体。所以安全性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寿命也非常长,能量密度也比传统的锂电池要高得多。当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和企业开始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包括国内的龙德时代,也早就已经开发了硫化物固态电池。比亚迪也早就已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固态电池研发。两家新能源巨头公司接连宣布。预计将会在2030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只不过当前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最多也就比最先进的锂电池高一倍而已。也就是说最高能量密度可以达到500左右。每千克可以储存05度电。在同等重量之下。按照300公斤的电池重量来计算。平均每百公里大概要消耗15度电。可以让当前的电动汽车续航达到1000公里左右。就算是有所损耗,达到七八百公里是没问题的。嗯并且其充电的速度也快了很多。相比较于锂电池,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但是在楚云天看来并不算是质的变化。仅仅只提高不到一倍而已。在楚云天看来,续航提升到原来的5倍,那才叫真正的质的变化。楚云天如今已经完全将所有基础学科的知识,全部都塞入到大脑之中。并且在基本的时间内实现融会贯通。对于电池方面,那绝对也是世界最顶尖的存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对于楚云天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他分分钟便能够研发出一款能量密度超过05度电的固态电池。但是他的目标并不止于此,他想要开发能量密度超过一度电的固态电池。也就是说至少要比当前锂电池提高4倍的含电量。并且还要足够安全。所以接下来楚云天的研发项目就是固态电池。至于慕倾月,她的研发重点依然在神经元编译系统。不过她目前除了在完善神经元编译系统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发脑电波编译系统。这两套系统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慕倾月来讲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毕竟在全世界范围内,研发脑电波等公司和机构不在少数。甚至还研发出了大量相关的产品。那就是被称之为脑机接口的设备。目前全世界的脑机接口共分为三个形态。第1个是侵入式脑机接口,第2个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而第3个则是介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就是将接收器芯片植入到大脑之中。通过芯片接收脑电波信号,从而传递到设备当中进行编译。继而通过脑电波控制相应的设备。这种这种脑机接口需要进行开颅手术,风险极大。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毕竟人的大脑是非常脆弱的。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是直接将接收器放置于大脑之外。通过接收脑电波的方式,进行控制某些设备。这种方式没有任何的危险性。但是因为有颅骨和头皮存在,阻挡了部分信号。使得在接收脑电波的过程之中,所接收到的脑电波信号较差。其使用效果并不好。第3种则是介入式,就是通过介入微创手术,将电极放置于头皮之下或者咬合肌肉之中。从而实现脑机连接。在信号接收方面比非侵入式要高得多。而安全性则比侵入式要高的多。是目前最为安全且有效的脑机连接方式。但是在慕倾月看来。非侵入式才是最好的脑机连接方式。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了,同时相应的设备也能够方便携带。她其实也是一个爱看小说的女生。在很早之前就看过那种网络游戏类的小说。这一类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存在着各种各样头盔式,项链式,戒指式。乃至于维生舱式的游戏登录设备。实际上这些全部都是脑机接口。而且全部都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慕倾月看来这才是脑机接口最为正确的发展方向。而非通过往人类的大脑中植入芯片从而实现信号的交互。实际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之所以会出现信号不稳定,信号差的缘故。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头皮和颅骨的阻挡。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技术不过关。当然科学家也可以通过加大脑电波接收的功率。强行透过颅骨和头皮,识别内部的信号。但对于大脑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方式很快被科学家给放弃了。慕倾月在完成对神经元编译系统的研发之后。对于脑电波接收设备,自然而然就有了新的想法。神经编译系统和脑电波编译设备。有着很大的共同点。二者之间都是需要通过神经信号解读信号内所蕴含的信息。从而将其转化为机器语言,实现对机械的控制。只不过一个是直接通过有线的方式来接收信号,在进行信号的翻译。而另外一个则是通过无线的方式,捕捉人类大脑散发出来的脑电波。从而实现信息的翻译。所以慕倾月根本就无需在研发编译系统。只需要加大对脑电波的信号收集能力就行了。并且还需要以一种对大脑无害的方式尽可能的收集信号。目前慕倾月主要攻关的项目就是这个。于是楚云天和慕倾月又再度陷入到研究当中。对于别人来讲,长时间的研究无疑是一件无比枯燥的事情。但是对于研究人员来讲,却早已习惯了。而且一旦有成果出现。那一种成就感,平常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而对于楚云天和慕倾月来说。两人都是那种科研能力极强的人。时不时的就有成果出来。两人对科技研发已经有些欲罢不能,更是沉迷于其中。当然两人也没有将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放在研发之中。时不时的也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去旅旅游,去玩一玩。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能够调整好心态。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的状态当中。:()我能与万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