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之绝世武帝 > 第27章 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第1页)

第27章 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第1页)

陈羽语调悠悠的将石灰吟的前半句吟诵而出,朱棣与朱高炽皆是一脸诧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诗句初听起来一般般。但是品读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看似说的是工人开采石灰的时候,需要对它进行无数次地敲击的画面。但是对于知识底蕴丰厚的朱高炽,却品出了其他的含义。陈羽借石灰这个千锤万凿的过程,一方面说,成为有用的石灰,需要经历磨炼。另一方面,指出石灰岩本身是非常坚硬,寓意坚强的品格。臆想极强。陈羽没有停下,继续说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话落,朱棣与朱高炽只觉浑身震动。后两句,写石灰即使化成粉末,也毫无畏惧、要把清白留在人间的精神。象征着有志之徒,无论面对怎样严峻考验,都能从容不迫。诗歌句句不离石灰,却又句句在谈论人格。一语双关,妙绝。朱棣不会写诗,却也能品出这首诗的好处。臆想强,富哲理!借石灰之口,以石灰的烧炼过程,来比喻夏原吉,不怕烈火焚烧,只想能做清白有用之人,以身报国又有何妨?朱棣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心中还是没有想到以他这样的阅历,竟然能写出如此诗句。倘若此时不是在第一现场,朱棣真的以为是像姚广孝那样头发花白,混迹于官场之上的老家伙写出这样的诗。这让朱棣对陈羽的妖孽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朱棣看着陈羽愈发的满意。这就是大明之才,这就是我的气运!陈羽笑着说道:“所以老朱你要想以后如果生意想要做大,不能以为有了当朝太子做后盾就可以为所欲为。”“要知道当今的永乐帝可不是庸主,为了他的千古霸业这样的臣子一定会得到重用。”朱棣苦笑道:“掌柜的,我今天就是来发发牢骚,那种朝堂上的争斗老头子我不仅没兴趣,也没那个精力,你放心就行了。”夏原吉的工作能力出众,曾担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屡屡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样的大臣,往往将百姓放在第一位。不像其他的官员一样,一味迎合皇帝。整个户部,也只有夏原吉一个人敢指出国家财力不足问题。夏原吉是一个重臣,同时也是一个谏臣!陈羽算是解开了朱棣对夏原吉的心结。但是朱棣此时心中还是非常的郁闷。毕竟真正的难题都是钱闹的。钱的问题可不好解决。朱高炽听着陈羽用近乎警告意味的话语,对着朱棣说话。他的心都要炸了。尼玛!说话就说话,为什么一定要把太子带出来“捧”一下。你知不知道这样我的压力很大。朱高炽上次就总感觉与陈羽一起交流的时候,有些别扭。但不知道别扭的点在哪。这一次接触来看,他彻底搞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陈羽你丫的是不是对当朝太子有意见?看你那个意思……太子好像不稳?你知道朱棣刚打入南京城那段时间,自己整理政务可是足足胖了十多斤。心都要操碎了。可是看着陈羽对待太子的态度,他总是感觉心中有些慌乱。他攥着沙包大的拳头,思想上做着天人交战。到底该不该向陈羽单独问一下对朱高炽的看法。可是朱棣就在旁边,看着陈羽受自己爹信任的那种程度,要是说了什么不好的话,自己可就遭老罪了。就在朱高炽犹豫不决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下西洋的事情要延后了。”陈羽笑着说道:“其实下西洋想要来钱快的办法,还是很多的。”“什么办法?”朱棣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次的财政问题,户部那些大臣,绞尽脑汁都想不到的办法。虽然朱棣心中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全能到这种程度,但是刚刚陈羽有感而发做出的一首诗,再次刷新了什么叫做妖孽般的天才。心中对陈羽充满了期待。陈羽喝了一口酒说道:“我这个办法说了你们也没法去做。”朱棣看着陈羽这副卖关子的样子,心头猛地一动。一脸激动的凑到陈羽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掌柜的,快些说来听听,反正就是喝酒解闷吗,聊聊呗!”陈羽看着老朱脸上满满的求知欲,心中有些想笑。原来大明时期的男人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聊天基因。一群男生在饭桌上吃饭,每每喝酒喝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开启‘国家大事参与者’。放在明朝的这个时期,那就是‘如果我是建文’,永乐帝连北平都出不了。陈羽看着老朱不断凑近的脸庞,撇了撇嘴说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老朱你干啥?”“我告诉你嗷,我们之间的气氛,有点暧昧了嗷。”朱棣挑了挑眉,坐正了身子。“行,我离你远点,你赶快说吧。”尼玛,这还是人生第一次离其他人近点,遭嫌弃。换个人这么说,早就按族谱杀了。但谁让陈羽是我老朱看重的男人!陈羽笑着说道:“之所以下西洋缺钱,单纯就是永乐帝还不够狠!”还不够狠?朱棣一愣,没有想到自己在陈羽眼中还不够狠?不是朱棣吹牛,他在北平以八百甲士起兵,而建文那边可是有着中央军八十万,外加整个天下的后勤补给。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硬是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清君侧’的藩王。这还不够狠?!!朱棣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永乐帝在靖难之役如此劣势还能取得胜利,还不能看出他的狠厉!”“掌柜的,你先前不也是挺看好永乐帝吗?怎么现在认为他不行了。”朱高炽在一旁听见这话,只是独自喝了一口闷酒。自己这爹……还不狠?汉王朱高煦,也就是自己的弟弟,被朱棣耍的团团转。让汉王哭就得哭,让汉王笑那必得笑。还有自己这个太子儿子。看起来大部分时间都在监国,权力很大。但是抵挡不住自己爹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吓一吓自己。朱高炽感觉自己的体重近几个月来胖的十几斤,有一半都是朱棣吓出来的。如果在狠一点,那么自己下一次恐怕就要被吓死了。你个小掌柜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朱棣每次见你都笑嘻嘻,忽略了朱棣的恐怖。爹,你就宠一个外人吧!陈羽摇了摇头道:“老朱你想什么呢,永乐帝打仗在大明也是排上号的,我说的可不是武力值上面的事情。”“而是跨时代的改革上!”朱棣疑惑的喃喃自语道:“跨时代的改革?”陈羽点了点头:“不错。”“大明疆域辽阔,几千年来都是农耕文化,哪怕是沿海地区也是如此。”“而农耕文化发展了几千年,早已经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了相对应的士绅阶层。”“而海上贸易最大的敌人,就是那士绅阶层。”朱棣眉头微皱,他每次听到大明各种阶级盘根错节,都感到一阵头疼。但是这些又都是大明统治的基石。所以都交给朱高炽去打理,而他则是将更多的精力腾出来,处理国家政务。与准备北伐!陈羽砸了砸嘴说道:“老朱,你做的生意应该也不小,难道真就一点也不知道海上贸易的利益有多么巨大?”“?”朱棣一怔,我上哪儿知道去?他自就任藩王以来,都在北平处理政务。南方海洋贸易的利益有多少,他是真的不知情。可是听着陈羽话中的意思,我应该知道?!朱高炽看朱棣陷入沉思,主动开口说道:“掌柜的,知道一点,在宋朝时期朝廷的大部分税收,都来自海上。”这个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大明那些从不经商的官员,对海上能带来的巨大利益,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如果朝廷中的那些皇子藩王想要知道这些,可不容易。在朱元璋下令实行海禁之后,没人敢告诉他们。要了解这其中的事情,少不了多读书。也是从书本上,朱高炽分析出了洪武帝为什么会遗留下来海禁的祖制。重点就是海外贸易,会导致大明国内现状遭到破坏。如果人人都看到了海洋上的贸易利润,那么还会有哪个农民甘心去田地里种地?去等待那漫长而又收益低下的利润?而朝廷的基石士绅阶层的主要收益,都来自田地。所以在朝廷与士绅阶层相互心照不宣下,当时的洪武帝为了大明朝的稳定,定下了海禁祖制。所以说贸然下西洋,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朱高炽从方才的聊天之中,算是彻底发现了为什么朱棣最近突然下达下西洋的命令。大概率是陈羽撺掇。真的跟当年姚广孝搞事能力有的一拼!陈羽看着朱高炽问道:“不错,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宋朝后期明明只有不到大明一半的国土,却可以过的如此富裕的原因。”“但是你知道海上贸易的最大敌人是谁吗?”朱高炽沉思片刻后,说道:“士绅阶级?”陈羽摇了摇头:“不对。”朱棣道:“勋贵阶级?”“不对。”“那是什么?”朱棣道。陈羽笑着说道:“当然是皇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朱棣连连摆手说道。如果下西洋可以赚钱,那么他非常支持下西洋。怎么会是其中最大的敌人?陈羽缓缓开口说道:“为什么不可能,你要知道皇帝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地主,也就是最大的士绅阶层!”:()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