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城。府衙大堂之中。身着儒袍的司马懿正来回踱步。“不是说好了,要去打平舆?怎滴又往南了?这南面无支援,且又是要去对付那刘禅小儿,万一中计了,那该如何是好?”曹洪的一招突然变道,确实是打得刘禅措手不及。但这一招,也将司马懿等同僚晃得眼冒金星。出击平舆,曹休的虎豹骑还能互为援手。若是要打褒信,怎么说也得让在慎阳的贾诩出兵支援罢?结果什么都没准备!慎阳的贾诩,连他要出兵都不知道,如何支援?“那刘禅小儿狡诈万分,万一卫将军败了,局势会如何?”司马懿双手紧紧的握住,眼珠微微转动,而脑袋里面的万千念头,也是流转起来了。越想,这局势便越差。这心就越凉。曹洪若败,汝南中魏军的士气必定会掉一个档次。加之近万人被汉军全歼,这原本魏军在汝南就没有多少兵卒,这一仗下来,便是连守城,恐怕都难了。司马仲达啊司马仲达!你快想个办法出来啊!正在司马懿焦头烂额之时,堂外传来传令兵焦急的声音。“报~”那背有令旗的传令兵冲入堂中,半跪在司马懿面前,说道:“前方急报!”急报?司马懿心中顿时升起很不好的念头。“什么急报?”司马懿接过令信,还没打开令信,却是先问了一句。“褒信急报,曹将军兵败了!”兵败了?司马懿心中一个咯噔,差点站不稳,向后退了两步,扶住了案牍的一角,这才定住了身形。情况,果然如他预料的那般。像是想到什么一般,司马懿急匆匆的将手上的令信打开,看了一半,他的嘴角便在颤抖了,嘴唇之上,那更是一点血色都没有。败了!全军覆没了。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不仅是败了,全军覆没了,便是作为魏王指定任命的汝南地区最高长官,都被汉军生擒了。“这”司马懿突然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还好关键时刻他将舌尖咬破了,这真切的疼痛,也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晰了不少。“前方战败,为之奈何?”但或许觉得自己这幅模样太过于不堪了,司马懿赶忙站直了些许,大变的面色,也尽量镇定下来。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曹洪败了,他若是再急,怕是军心都要不稳了。“速召军中校尉以上者,到府衙大堂来,有要紧事要吩咐!”曹洪战败,如何才能消磨影响?或者说,如何才能守住汝南?再换一句话说,如何,才能保住汝南,以及在汝南的魏军。和他司马懿的性命?难!难啊!司马懿此刻仰头长叹:我叫司马懿,我现在慌得一批。而在同时。慎阳城中。满头银发,身形枯槁的贾诩,亦是得到了此消息。便是贾诩的养气功夫再好,此刻也忍不住变色,那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将自己的老脸憋得通红。“咳咳咳!”最后他是连连咳嗽,将一口老痰吐出来了之后,这面色才舒缓了下去。“曹洪战败,八千魏军被全歼,便是卫将军自己,也被生擒了?”局势刹那间变坏,超出了贾诩的预期。他才从新蔡离开多久,就发生这样的事情了?“速召玄伯过来!”如今在慎阳主事的,便是他与陈泰。又因为他年老体衰,非大事,现在基本都交给陈泰的。那陈泰不愧是陈群之子,颍川陈氏出身,政务处理起来井井有条,此番出了如此大事,贾诩自然也是要找一个商量的人。独断专行这种事情,他可不做了。倒也不是说不想做,而是不能这么做。毕竟这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承担责任。他活了几十年,已经是多智若妖了,风险承担这种事情,还是要做的。很快。陈泰便到了。“贾公,如此急匆匆的唤小子前来,可是有什么急事?”贾诩重重点头,说道:“不仅是急事,还是要命的事情。”说完,他便将传令兵手上的令信交到陈泰手上。陈泰一目十行,看完之后,面色当即凝重起来了。“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卫将军要出兵攻褒信,居然没有个书信过来?”陈泰身着轻甲,双眼闪耀着坚定的光芒,剑眉微蹙。“这也是国明亭侯想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才匆匆而至,原本他是准备攻平舆的,曹休都已经领兵支援了,却不料他突然南折,去攻褒信了。”说着,贾诩叹了一口气。“哎~也是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善于细作之道,我魏军一有消息,一有动作,其必能知悉,国明亭侯如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现如今汝南民心在汉中王太子身上。那些在汝南的汝南人,只要是有消息,都会暗地里传递出去。偏他们还不能动手。毕竟魏军在汝南的声名已经够坏了,再杀,怕都不用那汉军动手了。汝南人自己就揭竿而起了。当然也有魏军在汝南,还需要当地人帮衬协助的原因。“局势如此,贾公准备如何做?”如何做?听闻如此消息,陈泰还能稳住阵脚,贾诩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对于我等,无非是两种选择,要么走,要么守。”走?守?陈泰的眉头紧紧的皱住了。他缓缓说道:“若是要走,岂非是将汝南拱手让与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大王交给我的任务,乃是守住汝南一段时间,此番弃城而逃,不仅说没有功劳,怕是到时候大王要拿我们问罪!”陈泰血气方刚,当然不想这么灰溜溜的离开了。他贵为颍川陈氏之后,陈群之子,原本可以从清贵序列入仕途,过个几年,官职自然水涨船高。为何要到汝南来拼生死?还不是为了功劳?还不是为了镀金!这功劳没捞到,身上没涂上一层金,反倒是被泼了一身的屎,日后仕途还要受影响,这让他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况且,我等要走,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肯放我们走?吴房濯阳为汉军作占,我等北还之路已经被堵死了,要想悄悄过舞水,万一汉军埋伏了,那该如何?”这是我们不想走的原因吗?走不了了。后路都被堵住了。贾诩见陈泰如此激动,对他的心思,也差不多摸清了。他轻声说道:“玄伯勿扰,我等在汝南,那汉中王太子势必食不下咽,寝不能眠,我等归去,他必不会过多阻拦,况且其军亦疲,多生事端为何?”闻言,陈泰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了。“那贾公的意思是,要撤军?”贾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若我等坚守城池,能守几个月?”“城中粮草,够三月用度。”或许他也觉得这三个月时间太短了,连忙再说道:“若是省着点吃,五个月不成问题。”这个省着点吃,自然不可能是省魏军士卒的口粮了。那便只能断掉城中汝南人的口粮。“够吃五个月?那守得住五个月?”你不给汝南人吃粮,就算是他们忠心耿耿,也不可能饿着给你卖命啊!更大的可能,便是勾结汉军,在城中生乱。“那便先将城中汝南人尽数杀了,做成肉脯,充作军粮!”乱世之中,人吃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此冷血的话语,从面前这个士家子口中说出来,还是让贾诩有些诧异。须知,这句话后面的意义,代表的可不是一条人命,而是千千万万条百姓的性命。“便是将全城百姓尽数杀了,充作军粮,又能多守住多久?再者说,将军玄伯愿意与慎阳城共存亡,城中兵卒,他们可愿意?”贾诩的这番话,倒是将陈泰问住了。伱喜欢吃人脯,他们喜欢?见陈泰不语,贾诩继续说道:“就算是他们愿意与慎阳城共存亡,愿意不惜性命,但万一大王在军粮耗尽之时,未能及时归来驰援,我等又该如何?”陈泰还是不语,原本难看的表情,现在变得有些彷徨起来了。那原本健康的面色,此刻变得毫无血色起来了。“而若是在这个几个月的时间内,汉军再经营汝南,稳住汝南人心,巩固城防,构筑堡垒,将我等彻底困在汝南,那又该如何?”“若是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使出攻心之计,那又该如何?”贾诩的一个个问题,问得陈泰无言以对。他只能后退两步,面色不甘。“那我等要撤?”“撤!”原本曹洪撑得住,他还不用撤。但是现在曹洪败了,在汝南的魏军士气低迷,兵力不足,已经不能在汝南与汉军相持了。再拖下去,局势只会越来越不利。“但即便是要撤退,也得与仲达他们商量好。”若是他慎阳退了,新蔡、上蔡、鲖阳的魏军未退,岂不是将他们卖了?“只是若是他们不愿意退,那待如何?”贾诩苦笑着说道:“有人愿意殉国,我等难道还能阻止?”留在汝南,下场绝对不会好。他贾诩能够活到现在,就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抽身而出,让自己不至于落入绝地之中。但若是魏王能够及时平定内乱,前来驰援,有一个钉子在汝南,倒也不错。最起码能更好的收复汝南。贾诩现在下的决定,只是最适合魏国的。最为魏国考虑的,也是损失最小的决定。至于其他人会不会有其他的计策,就不在他的考量之内了。但消息肯定是要提前通知的。,!哎~陈泰长叹一声,说道:“为今之计,便也只能如此了。”也罢。退。确实让自己的名声变得不那么好听。但是汝南之败,这脏水肯定泼不到他身上来。乖乖的回去,从清贵之职开始,步入仕途罢。慢几年,那便就慢几年。翌日清晨。新息。刘禅带着数百太子亲卫,从褒信星夜赶至新息城下。便是他骑术不差,这连夜的颠簸,还是让他身体都快散架了。尤其是大腿内侧,那是火辣辣的疼。“殿下,军师让我迎你进去。”张苞站在一架马车边上,对着刘禅行了一礼。“好。”他也不客气,跃马而下,直入马车。这坐在马上,对于现在的刘禅来说,那真是一种折磨。哎~他叹了一口气,让不宁的心神安定下来。这走得有些匆忙,将关银屏都落在褒信了。可见他行程有多匆忙。希望真无大碍罢。若是刘备有事,这汉中国大局都要动荡起来了。而他身在荆州,而不在成都,万一益州生变想到此处,刘禅拳头骤然紧握。在这个时候,他才想到,自己离开成都,已经快一年了。作为接班人,长期离开中枢,这确实是个危险。呼~刘禅摇了摇头,将心中的担忧抛出脑后。现在想这么多,也是白想。而且就算是局势真如他所想一般,他也未必不能稳住局势。毕竟他身边有精兵强将无数,在益州中,那些老臣,也是支持他的。像是三爷张飞,像是法正,像是吴懿不管是益州派,还是荆州派,还是元从派,还是东州士,都在他身边聚拢起来了。基本盘如此稳定。他怕个甚?“殿下,到了。”府衙大堂已在面前。刘禅缓步下车,到了这个时候,他反倒是不急了。走入大堂。刘禅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羽扇纶巾,面色如常,看向刘禅,还带着淡淡的笑容。“亮,拜见殿下。”见到诸葛亮神色如常的面容,刘禅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去了。若是他那便宜老子真有什么三长两短,作为最好的基友,这诸葛亮不得将将自己哭瘦个十斤?最起码,这眼眶得要肿起来罢?“前方大战,先生何以将此信送与我?”刘禅话语之中,有些责备之色。“这确实是大王星夜送来的信,亮不敢有一刻担忧,当即遣令使,送至殿下身前。”坐在主位之上,刘禅饮了一口侍者送上来的凉茶,这才问道:“那父王的身子到底如何了?”“大王身子确实有恙,不过都是战场上留下来的老毛病了,前些日子,在后院待的时间太多了,致使暗疾复发,卧病在床。”暗疾复发,卧病在床?“大王与我的书信当中言之:医者只是要他静养身子,不许操持重活,数月之后,必能康健。这个消息,我在孝直,子远他们信中已得验证。”既然是从法正、吴懿口中得到验证,那这个消息倒不会假。“父王没大碍,那便好。”刘禅总算是可以将心中的担忧放下了。自己这个父王,看来是闲不下来,战事没有了,便去折腾吴夫人。也不看吴夫人什么年纪,他是什么年纪。正值虎狼之年的女人,岂是那么好对付的?这田没耕好,牛却是累坏了。这不将自己的老毛病都引发出来了。“对于大王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殿下来说,却不见得是好事。”诸葛亮面色微微有些沉重,直视刘禅。“军师此言何意?”刘禅这落下的心,不自觉,又重新悬起来了。ps:这章4400个字。晚一点有加更,但太晚了,诸君明早再来看罢。(本章完):()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