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金陵凤台 > 羌笛声中辞旧岁狼烟影里忆长安(第3页)

羌笛声中辞旧岁狼烟影里忆长安(第3页)

他看着徐圭言,等着徐圭言,他想知道她有什么反应,他想知道她会怎么对他。这一回,他将她置于危险之中,她是什么滋味?

“我知道。”

三个字一出口,秦斯礼哑口无言。

徐圭言把手从暖袋中抽出来,轻轻握住他的手,“我都知道,但我挺过来了,”徐圭言的手一紧,“你回来了,我也还活着,我们都好好的。”

秦斯礼眯了眯眼,“你不恨我?”

“你不恨我,我为什么要恨你?”

秦斯礼反握住她的手。

“你只是怨我,我为什么要恨你?”徐圭言说,“我们到底还要在过去中沉沦多久?”

秦斯礼收回了手,徐圭言低头又吃了一口冰糖葫芦,她还有话想说,她想说,他们现在两相欠,是不是可以重头开始了,可秦斯礼落寞的模样,她这话怎么都说不出来。

再一想到今日平静过后,又是风雪般汹涌的大战,她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表露心声。

“这儿的除夕虽好,可我总觉得不如长安热闹。”秦斯礼忽然感慨道。

徐圭言扭头,看向他,又抬头望向满天的烟火。

随着烟花落下的,还有漫天白雪。

“长安的除夕,总是能让人忘记烦恼。”徐圭言轻声说道,“那时候大家都说,哪怕天大的忧愁,也能被长安的烟火化解。”

秦斯礼点头,笑了笑,抬手掸去她肩上的一片雪花。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除夕夜,杜承安在城墙边上摆下大宴,招呼镇军、府兵和县兵齐聚一堂。

寒风呼啸中,篝火跳动,将黑夜点亮得如白昼。士兵们围着火堆大声喧哗,啤酒和肉汤一碗接一碗地传递,笑声此起彼伏。

有人敲起舞鼓,激昂的鼓声回荡在城墙内外,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随后,二胡声悠扬,歌声响起,几个年轻的士兵站在篝火边,唱起了思念家乡的曲调,悠扬的旋律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将每个人拉回了自己心中那个遥远的故乡。

几声沉闷的响动后,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绚丽的光芒点亮了整个城头。士兵们一阵欢呼,手中的酒碗高高举起,互相碰撞,笑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寒冷和残酷。

不远处,对面的敌军听到了二胡的乐声,随后是他们的笑声和歌声。对比之下,自己军中的粗粮和简陋的火堆显得更加凄冷。

敌军士卒围坐在一起,手中握着粗陋的酒碗,脸上的神色却无半分欢愉。风从帐外灌进来,吹得火烛摇曳不定,仿佛他们动荡的心。

“你们说,这仗打到现在,咱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个年轻的士兵低声嘟囔,声音沙哑。

另一名士兵咬着干硬的饼子,忍不住嘟囔:“去你娘的!这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士兵们放下酒碗,走出帐篷,抬头看了看满天星光,又望向远处那若隐若现的烽火,眼中多了一丝恍惚。

没人应声,众人低头沉默。他们大多是乡野的庄稼汉,有些甚至还未满二十岁。家里还有老母嗷嗷待哺的幼子,田地里的庄稼早就荒废在风沙里。

“我只想回家……可是,回得去吗?”另一个年长的士卒自嘲地笑了一声,伸手摸了摸怀里的布包,那里面是孩子第一次学写字的信。

“听说敌军那边过了年会分些赏银给他们的人呢,咱们呢?”有人小声嘟囔,换来旁人的瞪视和制止。

夜色静谧,只有风声与低低的叹息相和。无人知道这一场战事的尽头在哪,也无人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更愿意手握锄头,而不是刀枪。

营帐里,敌方统领听着外面的喧闹,脸色阴沉。

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人说:“这些人还真是……不怕我们现在攻打过去吗?听着这声音,心烦。”

话虽如此,但他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落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