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凤谋锦绣的简介 > 远水救不了近火军事商议各有居心(第3页)

远水救不了近火军事商议各有居心(第3页)

好在,剩下三名军事指挥官留守在凉州城。

这三人她早就听说过,总军事指挥官,孟长瑜,出身寒门,幼年家贫,随外祖习武,擅长骑射与兵法。年少因射艺惊人被郡守举荐,入府兵为校尉。后参与边疆对胡战役,以孤军突袭敌营闻名,逐步升至折冲都尉。

现以严整军纪、果敢决断著称,被士卒敬称为“铁弓君”。其战绩令人望其项背,主导三次战役胜利,稳定北疆边境,破敌数万,威震胡地。

此人身形修长,骨骼匀称,略显瘦削但不失力量感。剑眉入鬓,双眼炯炯有神,常有鹰隼般的锐利目光。仔细看,右颌有一道浅色刀疤,应是与敌将肉搏时留下。

左指挥官,楚云祯,将门世家,父为名将。十五岁从军,随父征战南蛮,战中独自断后以火攻退敌,被称“火龙将”。二十岁承袭父职,任府兵折冲都尉,指挥多场守城战,所守之地从未失守。

要说厉害的地方,那就是防御战无一败绩,曾以不足三千兵力,击退五万敌军围攻。

样貌出众,身材高大,肌肉匀称,气质威严。可惜的是左手无名指残缺,因自罚失守一城之责而断指。

几人会面寒暄时,他一言未发,不喜交谈。

右指挥官,梁念瑾,听闻是个孤儿,自幼被江湖义军抚养,十二岁已精通刀术。年幼闯荡江湖,初为义军先锋,以灵活战法劫掠敌营,屡建奇功。后归顺朝廷,成为县兵主将,因剿匪成功而升任郡守护军都尉。三十五岁被调任边疆,善用游击战法,被誉为“狐将”。

三人出身截然不同,品性不一,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不好招惹。

就此,徐圭言、陆明川和李林同三位指挥官,召开了第一次守城军事会议。

第一个发言的是梁念瑾,他秉持着守城不开门的策略,也就是持久战。

“凉州城位于凉州西北角,等他们从临近幽州的地方攻打过来,想必敌军早已疲惫,况且现在是冬日,他们坚持不了多久的。”

这法子可以,大过年的,敌军也是中原的汉人,谁都想好好过年,没人想在寒冬腊月吹冷风。

李林这个时候出来说,“好像是这样的,如果前面的县难攻,他们也可能打不到凉州。但是,万一他们一路打下来,士气大增,并且想着的是:打完这个城就能回家好好过年了,会不会一口气打下来?”

会,但是没人知道哪种情况会发生。

这就是战争要面对的未知。

正是这种未知,让所有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徐圭言叹了一口气,“我们可以随机应变,如果前面敌军收到的挫折多,我们就可以跟他们耗着,等待朝廷的援兵。如果他们一路打过来,那就得想其他办法了。”

这时,总军事指挥官,孟长瑜说:“如果,敌军自凉州一路打来,连下数城,士气高涨,兵马又多,战斗力十分强悍。相比之下,我军兵力少,直接与其硬拼恐怕占不到便宜。不过,我方最大的优势在于城池地势险要,依山而建,城墙高而厚,易守难攻。只要守住关键的险要位置,敌人想强攻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高枕无忧。敌军人数多,气势也很足,一旦找到破绽就会全力猛攻,不能有丝毫松懈。而且敌军连战连胜,正处于士气高峰,硬拼的话,我们的兵少很难支撑长久。不过他们连日征战,体力和粮草一定有所消耗,这是他们的短板。”

话说到这里,徐圭言明白了他的意思,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坚守不出,等待敌军攻城受挫后士气下滑,再伺机出击。

“我们兵少,但也不是没有优势……派小股兵力夜间袭扰,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让他们的兵马困在我们这里无力而退。只要稳住阵脚,不被他们的气势压倒,这场战事未必就没有胜算。”

徐圭言与孟长瑜对视一眼,她又看向楚云祯,他仍旧一言不发。

“但这个也是攻城的好时机,”徐圭言严肃地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先迎敌,挫掉敌军的锐气,而后夜间派兵袭扰,如果他们不堪承受,我们就可以找到谈判的机会。”

“叛军攻占凉州的事应该穿到了长安,敌人就是看准了冯将军带走了最精锐的部队这个时机,所以才敢如此进攻,要从长安调兵太远了。”

“我们只能向平州求救,”徐圭言拿出地图,“平州、幽州、凉州,三州为一道,这三州相邻,藩镇重兵在平州。如果敌军在外,平州有救兵,我们便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只要他们肯谈判、退兵,我们就不打,将损失降到最小。”

“挫挫锐气?”孟长瑜反问,“凉州府兵本就不多,现在都被派走了,只剩下五千县兵,对方人数未知,我们要怎么迎敌?如果损失惨重,援兵还没到,凉州城可能就会被攻陷。”

“况且,你又没打过仗,怎知刀剑无眼?”

这话有道理,徐圭言环视一周,每个看向她的人眼中带着不明的复杂情绪。

“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城内,等待援兵。”

在场的所有人都同意这么做,但徐圭言不同意。

她站起身,走到廉政堂正中间。

“诸位,或许你们以为凉州守城一战不过是儿戏,退后一步,等长安来支援,岂不轻松?你们都是有退路的人,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百姓,他们没有。”

“对你们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做官,对我来说,凉州是我的生死之地,守城之命,不容退却。”

她顿了顿,接着说:“若凉州的其他守城人皆心存退路,那后唐便会从此一寸一寸崩塌,直至灰飞烟灭。家国安稳,岂能轻视?唇亡齿寒,若今日不守,明日便是灭国之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