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天才:九岁接触航天学,十三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5+2模式,二十成为博士,二十三岁连续发表sci期刊点数拉满,二十八岁超级人才安置,进入最大的科研基地学习,三十四岁,一己之力推动航天学快速发展,四十岁,作为远征军的头号科学家进入废土参与卫星基地建设真实的天才:从外行到入门仅用十天时间,从入门到精通最终应用于实践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无需用任何言语去阐述,也无需任何人的吹捧。这种奇妙的感受。是站在旁边,看着苏摩认真拆解发动机,吕宽心中冒出来的。如今,已是四月二日的凌晨四点五十分。在这个天还没有亮起来的时间,希望号已经悄然抵达规划好的最佳登海点。而趁着这个所有人还在沉睡的时间,为了最大幅度的节省研究用时,苏摩半夜三点便爬了起来,开始干活。此时,已经是他专注的执行任务第二个小时。但动作之间,在吕宽机器人的视觉之下,却是难以分辨出和一个小时前到底有什么变化。说起来,如果不是苏摩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生物的反应。吕宽甚至会认为,眼前的男子,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吕宽,十三号钳子,芯片拆解刀,手持电弧焊,氧化盖膜,顺序给我!”没抬起头,随着苏摩的招呼,吕宽连忙摇动自己脚下的轮子,按照次序取来了苏摩需要的工具。面对未知的物件,在拆解的人选上,众人曾经还颇有争议的讨论了一番。当时,讨论出来的结果是,由艾剑锋接手,来进行机械方面的专业拆解。可惜,在苏摩进来后。这个人选被推翻了。受限于机械手臂的限制,虚拟实境中,苏摩自然是比不过已经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艾剑锋。但在外界,靠着灵活,苏摩却是远胜。人类的206块骨骼,639块肌肉,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角度支撑,可以让苏摩完成近乎于机床一般的精度。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苏摩,已经完全具备了八级钳工的潜质。他的手搓,已经超过了地球上大多数机床的进度!“真是太怪物了,这简直就是满级人类来参加小学生的荒野生存啊!”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刺啦声!吕宽散乱的思绪,以及压在内心的吐槽收了起来,连忙低下身子接过了苏摩手里拆解下来的工具。同时,他的大脑快速接入了虚拟实境,视线偏转到了一处设备完整的实验室内。“统筹模块,第三标号,数据正在传输”“卓俊凡,欧阳过,请加快分析速度!”被叫到的两人没转身,继续专注着眼前的分析,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继而,将数据完整的发送后,吕宽又赶紧退出了虚拟实境,视线再度回归了机器人身体。“苏摩,统筹模块已经剩最后一块了,大家的意见是,拆其他地方?”“不然拆了最后一块统筹,机器停止运转就麻烦了!”苏摩点头:“好!”尽管有着系统的检测能力,但对于下一步拆解方向,苏摩仍然是两眼一抹黑。因此,对于众人的提议,苏摩毫不犹豫的采纳,开始拆解从外而内的第二模块。控制模块。但不巧的是,随着控制模块的第一标号顺利脱离主体,整个发动机的功率猛地一滞,下降了30不止。“不好,发动机的功率还在不断的下降,不能再拆了!”“拆统筹,将最后一块统筹拆下来,看看有没有反应!”哪怕是在夜里,希望号整体的功率保持仍然在60左右。这30的消失,虽不至于产生大停电,但却让整艘船的电力供应一下子吃紧。反映到船上,则是共工马上停掉了一层船员室的大部分电力,将其按照规则供应到了临时科研室以及预警模块。没有反应的时间,随着吕宽的声音刚刚落下。苏摩便马上调转了视线,瞄准最后一块统筹模块,开始了精细化拆解。只可惜,随着这一模块的拆除,全物质转换发动机的功率再次发生了下降,来到了40!“不行了,这发动机的原理居然是靠着闭环来进行逻辑检测的,在我们拆掉外面几层的时候,他会自我检测排障,暂时性的将这些模块排除在外,但我们拆多了,他就会动用另一层检测逻辑响应,直接削减功率来保证发动机的稳定性”“苏唯帮忙!”一阵帕金森式颤抖后,吕宽自我电击,快速脱离了机器人的控制,返回脑箱。而一直呆在后方待命的苏唯则是快速冒了出来。从机器人的储物兜拿出一只u盘,插在发动机的接口处,苏唯噼里啪啦的操作起来。伴随着她的敲击,屏幕上闪过无数绿色的字符,最后又重归于平静。但好在,发动机的功率总算不至于再下降,反而有了些许回升,来到了50。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苏摩,我们的数据攻击,只能延缓逻辑判断机制三十分钟的时间,三十分钟后,无论我们拆了多少,只要不进行还原,发动机的功率都会瞬间降低至0,甚至可能开启防御自毁措施!”“快!”“三十分钟内,我们需要扫描到所有模块的数据!”宝贵的延缓时间。是苏唯作为人类顶级计算机科学家能带来的唯一臂助。没有回答,在听到时间限制的下一秒,苏摩便马上低下了头,开始了近乎于暴力的拆解。之前,每一处拆下来的螺丝,卡扣,塑料栓。甚至是固定的方式,苏摩都在不断的记忆。力求在拆解完成,录入数据后,可以完整的再将其恢复过来。但现在,放弃这些步骤后,苏摩的速度肉眼可见的变快了!他的手,如同插花一般,每一次都能找到空隙,很好的将某个零件别下来,不损伤到其他部位。哪怕有一些连接的非常精密的地方,也会被他识破连接方式,利用巧劲拨弄下来。之前,两个小时,苏摩才勉强拆完了统筹模块。但现在,仅仅用了十四分钟,控制模块,转换模块八个部件,整整齐齐的躺在了地上。“苏摩,你要不要歇一下,我们还有十六分钟”超快的速度,带来的是难以言喻的心理压力。在苏唯的视线里,苏摩的脸色已经变得煞白无比,头顶也有豆大的汗水冒出。就和不运动的人突然参与了高强度的心肺训练一样。哪怕是不用机器人的辅助扫描,苏唯也能发现苏摩现在的情况之糟糕。“不,我们时间不多了!”“给我工具,四十五口径的转换刀,震荡弧焊,高热熔棒!”“快!”从储物空间中掏出一罐幽能水,苏摩一边大喊,一边一口饮下。下一秒,盲接过苏唯手中的工具,趴在地上,对准最后两个模块里的输出模块,苏摩开始了“第一刀”。和苏摩说的一样,这一刀上去,之前还能稳住的功率马上开始了爆降。几乎是用了五秒钟时间,50的功率便一路来到了20。整船,在共工的调控下,除了维持三层照明以及虚拟实境,其他地方全部断电。包括一层船员室的电动通风,在这一刻,也停止了运转!但好在,这功率的下降一直维持到苏摩将完整的输出模块全部拆解完毕,才缓缓跌到了0。【船长苏摩,检测到电力供应已经停止,共工已自动开启备用电力辅助,当前辅助部位】【室内照明!】虚拟实境有单独的储备电力,希望号同样也有接近50度的电力储备。面对最后一个输出模块,苏摩快速舒出一口气,速度也慢了一个层次。“行了,快点去虚拟实境里研究吧,这里交给我就好!”“好的!”话音落下,苏唯干脆利落的返回了脑箱中,回归到了实境之内。一时之间,整个发动机室,也没了声响,只剩下了机器人每过一分钟会发出的滴滴提升音。“真是神奇,模块的组合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整合的”“输入和输出模块,也并不是完全的独立,感觉更像是人的手臂?”没有了紧迫的压力,苏摩心神放松下来的同时,脑子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和想象中的不同。模块科技的整体构造上,竟是有一点类人体的意思。同样的关节,同样的肌肉,人类的手笔可以完成推,拉,提,拽等等动作。而这发动机的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也和其有点相似。外界的物体进入到输入端后,并不会单个模块开始分析运作,而是会牵一发动全身,所有模块一起调动。这一点,既保证了模块的完整性,也保证了后续的延展性。“现在我手里的发动机仅仅是民用二型,难道民用三型,或者说军用型号”“是添加了更多的模块,将调动策略调整的更加激进?”手里不慢,将最后一块发动机输入模块拆解下来后,苏摩也没干等着,录入数据后快速加入了虚拟实境。在模拟里,有着完整的器具足够所有人做出实验。且不会损坏外界的物体。除了不能模拟外界的物理条件,进行完整的反应,虚拟实境空间中简直是完美的研究地点!:()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