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立碑能名传千古,御赐赞词的匾额亦可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光耀门楣。
高居庙堂如两位丞相都不曾得过这样的嘉奖,看着两个公公抬着匾额拾级而下,看着永昌帝亲笔的“一心为民”四个大字离他们越来越近,前排的几位高官都面露羡慕。
匾额停在了徐东阳面前。
徐东阳抬起头,因为连续两年奔波于山野而晒得比二王更黑的周正脸庞上挂着两行清泪,仰望台上的帝王,徐东阳放慢语速以掩饰哽咽之意:“皇上所言微臣没齿难忘,余生也将坚守一颗为民之心,皇上的嘉奖微臣却受之有愧、万不敢当。”
无人发现,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坐在轮椅上的惠王爷的眼帘垂得更低了。
永昌帝只是笑看徐东阳,道:“不必推辞,朕素来赏罚分明,今日你父母官当得好,朕便赏你,来日你松散懈怠致使满山黄精功亏一篑,辜负了朕给你的期许、朝廷发的银晌以及当地百姓的辛勤,朕也会收回今日所赐匾额,再重重地罚你。”
徐东阳叩首道:“微臣不敢,微臣必将鞠躬尽瘁保证那数千亩黄精能得丰收,然查验黄精生长条件、开四分地试种黄精且提议在整座灵山周边开荒种药的大才另有其人,微臣只是受其所托尽心推动此事,故皇上将所有功劳都归于微臣一人,微臣才愧不敢当。”
文武百官:“……”
这一幕怎么有些似曾相识?
高台之上,康王、庆王同时看向了坐在他们中间的惠王,前者满目震惊,后者又惊又恨,他就知道,这事又是二哥干的,可恨他都问到二哥面前了,二哥竟然还诓他!
女眷这边,姚黄的心跳突然加快,徐东阳要说出惠王爷了吗?
事到如今,姚黄反倒不敢去看惠王爷,只暗暗握紧了手。
百官嗡嗡地议论了一阵,再去看高台上的永昌帝,却见永昌帝一改之前的欢颜,一脸不悦:“是吗,又是哪位大才深藏不露,让朕夸错了人赐错了匾?”
从左相开始,永昌帝依次冷视起来。
看一个跪一个,就在徐东阳准备澄清之际,轮椅上的惠王羞惭地开了口:“儿臣有欺君之罪,请父皇责罚。”
永昌帝转身,见老二撑住轮椅扶手要给他跪下来的架势,冷声道:“行了,坐着说吧,怎么这次又是你?”
赵璲卸去手臂上的力道,父皇问话他当然要回,但这种自夸的事如何开口、从哪里开口也不是随口就能来的,尤其是父皇早就知情,此时只是要他配合作戏罢了。
惠王爷干不来自夸的事,垂眸静坐又被所有人盯着,弄得好像犯人一样,并不知道永昌帝只是佯怒的姚黄看不下去了,起身道:“父皇,儿媳知晓二殿下从想出这法子到他将此事托付给徐知县的始终,二殿下不擅言辞,父皇可要听听儿媳的?”
永昌帝冷笑,瞪着她道:“好啊,你们夫妻伙同徐东阳一起骗朕,看朕在这里出丑很好玩是不是?”
姚黄被骂得心头一哆嗦,总算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了,以前这皇帝公爹给她各种赏赐的时候多大方多和蔼啊,这……
周皇后及时站了出来,安抚地握住姚黄的手,再朝永昌帝道:“皇上,惠王绝非故意欺君之人,不如先听王妃说清楚前因后果,若惠王真有过错,皇上再罚他也来得及,您说是不是?”
永昌帝哼了一声,回到龙椅上坐着,让儿媳妇讲。
姚黄确实被永昌帝的天威吓到了,但这事她一点都不心虚,感激地看眼周皇后,姚黄走到惠王爷的轮椅旁,大声从夫妻俩在灵山避暑时,有一天惠王爷突然一直盯着山上看讲起:“……我还以为二殿下想爬山呢,哪想到没几日二殿下就把府里的李德春郎中叫过来了,派他去山上观察黄精……”
“知道这事后,我又以为二殿下想自己买个山头种黄精卖钱,我还高兴府里要多个产业了,二殿下却说百姓们离山近,百姓种黄精更方便,种好了也能多笔进项。”